聖誕不是我們傳統節日,意義遠不及歐洲人,他們把這節日視為家庭溫馨團聚的大日子。在香港工作的意大利人MattiaBruna,縱使聖誕仍然要在工作中度過,但說起家鄉的習俗,還是滔滔不絕,神采飛揚呢!
記者:周伽然
攝影:陳盛臣
Model:Irene@Zmodel
Prosecco歡度節慶
Mattia工作的餐廳Peccato以意大利北部風格作主打,對來自同樣是北部Piemonte的他來說,總算有點家的感覺。「在家鄉,我們全家人會在平安夜吃一個很長的晚餐,吃到午夜12時就會開一支Prosecco慶祝,因為這時是真正踏入聖誕節的一刻」。Prosecco是一種出產自意大利東北部Veneto地區的汽酒,以Glera這種意大利原生白葡萄釀製,可以說是最為全世界熟悉的意大利酒款之一,通常視為平價版香檳,與西班牙的汽酒Cava有着差不多的地位。Mattia說他大部份慶祝場合也會喝Prosecco,這酒不太甜,聞起來充滿蘋果和桃等各種果香,喝起來則感覺清新,是餐前酒的好選擇。
Gavi清新圓潤
說到白酒,Mattia喜歡Piemonte裏Gavi地區出產的意大利原生葡萄Cortese白酒。他推介的GavidiGaviVillaSparina感覺令人覺得像吃了一口清新的沙律。這酒聞起來有淺淺的青蘋果、新鮮沙律菜和香草味,喝下去甜酸平衡,有少許西柚和西芹味,中度酒體和帶點鹹味的礦物味就像為沙律下了點油一樣,清新得來帶點圓潤感。「這酒最適合配海鮮,而這個芹菜根忌廉湯伴煙三文魚及焦糖蘋果可說是這款酒的完美配搭。」另一瓶推介的酒來自沙甸魚的家鄉薩丁島(Sardinia),當然特別適合配海鮮喝,「這酒以Vermentino葡萄釀製,酒體較輕而清新,更有豐富礦物味,配這個鮑魚薄片和蝦可突出食物的鮮味。」這款LaCalaSella&Mosca聞起來帶清新花香和甜香,喝起來有豐富的花香味和葡萄、桃等果香味,礦物味重,複雜度高,與帶海水味的鮑魚片最配。
Borolo飯後享受
一個傳統的聖誕大餐配上意大利佳釀,Mattia說:「今天我預備了的4款酒用來配菜,其中3款酒就來自我家鄉Piemonte,另一款同樣來自意大利的薩丁島。」Piemonte位於意大利西北部阿爾卑斯山腳,是重要酒區之一。最為人所熟悉的是酒王葡萄Nebbiolo,其中以Barolo和Barbaresco區出產的最著名。別看這葡萄釀出來的酒透亮鮮紅,好像很輕盈似的,其實這葡萄卻以厚實的單寧馳名,不適宜太年輕飲用。香氣方面相當多樣化,帶有玫瑰、紅色水果、松露、煙草等複雜的香氣。「我建議用這支BaroloMassolino配搭肉類為主的菜式,例如這個烤羊架伴野菌。這支06年已經成熟可以飲用,肉類的油脂可柔化酒裏的單寧,油脂也可令酒的香味發揮得更好。」Mattia說他在所有意大利餐酒中最喜歡就是Barolo,因為酒質夠勁,而且陳年後的氣味很精采。「在意大利我們叫它『MeditationWine』,意思當然並非飲用來冥想,而是這酒單獨飲也很好飲,適宜在飯後慢慢嘆,像抽雪茄一樣。」
Moscatod'Asti親親小女孩
假如要在意大利裏選一隻最容易贏得所有人歡心的酒,Piemonte的Moscatod'Asti必定名列前茅。這是一種由葡萄MoscatoBianco釀製的汽酒,酒精度一般只有約5%。這種酒聞起來總帶濃厚葡萄和花香,味道香甜,就像一個拿着一束新鮮野花在手裏笑意盈盈的小女孩般,叫人不能抗拒,更要一把將她抱在懷裏。喝下去花香和葡萄香一樣濃,再加上檸檬、啤梨、桃和蜜糖等繽紛的水果味道,最適合配蛋糕吃,例如意大利人最喜歡吃的聖誕麪包Panettone。這款聖誕甜品起源於意大利米蘭,現在已風行全世界,光看它重量級的身形和切開來裏面七彩繽紛的乾果,已感到那屬於節日的滿足感。「家鄉裏的聖誕大餐結尾總是Panettone,不過我自己較喜歡配不甜的Prosecco,但我知道香港人較喜歡香甜的酒,所以推介你們以Moscatod'Asti配這麪包。」Mattia解釋說。
Peccato聖誕大餐
供應日期:平安夜晚餐及聖誕日午餐時段
價格:$498,另加一服務費
包括上述4道菜及咖啡或茶(文中餐酒於餐廳供應)
開瓶費:每支$200
地址:中環伊利近街37號
電話:25250919
傳統暖香料酒甜入心
雖然身處亞熱帶的香港實在難得一凍,但在聖誕裏要感受傳統歐洲過節氣氛也來杯暖香料酒(MulledWine)來溫暖雙手。
各國有各配方
香港今年聖誕將會跌至11℃,小心小心!但歐洲的寒冷才叫人心寒,所以在酒裏加入帶暖和感覺的香料如丁香、肉桂和糖來煮酒,是歐洲人的傳統冬日飲品。想當年酒被視為比水更健康的飲品,因為當時要找潔淨的水相當困難,酒精卻已經是天然的殺菌劑,不怕把病菌喝進肚子裏。一般來說最早的暖香料酒就是以希臘醫學之父Hippocrates來命名的Ypocras,這酒以紅酒或白酒作基礎,不加水果,卻加入非常多的香料,除了現在最常用的丁香和肉桂,更會加薑、荳蔻、藏紅花、麝香、芫荽、杏仁等,再加蜜糖,材料多得幾乎就像一劑中藥,而這酒也具有治療的作用。至於現代的暖香料酒,主要已變成節慶飲品,由萬聖節喝到聖誕節,加入的香料也變得簡單多了,以英國式的MulledWine為例,一般會以紅酒或砵酒作基礎,加水、糖、香料包括丁香和肉桂,更可隨喜好添加荳蔻和胡椒,再加入橙、蘋果和檸檬等水果,更可加入一點白蘭地或力嬌酒,增加香氣。
德國的暖香料酒叫Glühwein,法國的則叫VinChaud,製作材料大同小異。在北歐的芬蘭和瑞典這些苦寒之地,人們流行喝Glogg,基礎也是紅酒,不過為了抵禦嚴寒,Glogg加入烈酒的比例可以高達一瓶750毫升紅酒兌500毫升白蘭地或伏特加,再加入香料、果皮和糖等,在最後上桌時,要在每隻杯內放幾粒提子乾和杏仁,更可加入其他果乾如無花果乾,在甜味、果香味和酒精度也較南面的國家為高。
材料
煮酒步驟
把糖以外的所有材料放在大鍋內,以中火煮至微滾後加糖調味,熄火後即成。若想更濃味,可以慢火多煮15分鐘,或熄火後連所有材料放過夜,喝時翻熱即可。注意不要讓酒沸騰,否則會把酒精蒸發。
提示
材料比例僅供參考,各材料份量可以按自己口味增減。減低酒味可加入一杯水和不加白蘭地,嗜甜則可增加糖的份量,喜愛香料味則可添加荳蔻和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