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通訊工具(IM)如ICQ及WindowsLiveMessenger普及,已迅速成為散播電腦病毒和惡意程式碼的另類渠道。一般公共IM服務通常缺乏加密功能來保護傳輸中的訊息,市民應留意以下保安貼士:
應該
1.開啟從IM接收的任何檔案時,查證寄送者並用防毒軟件掃描
2.保持IM軟件和其他系統元件更新至最新修補程式、開啟個人防火牆保護、安裝具有最新病毒識別碼定義的防毒軟件,以及安裝偵測和修補引擎
3.當接收進入的訊息、通話或檔案時,用戶應啟動所有通知訊息功能
4.移除使用IM服務所提供的所有網絡服務功能
5.移除分享資源、遠端執行麥克風和網路攝影機功能
不應該
1.設定IM客戶端自動接受檔案傳輸,否則將處於自動接受電腦病毒感染檔案的高度風險中
2.按下從不被信任或不知名的IM用戶寄來的URL連結
3.透過即時訊息軟件傳送沒有加密的個人或敏感資料
4.透露用於同時發送給多個收件人的聯絡名單
資料來源:資訊安全網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