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死雞染有H5N1禽流感,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昨日早上即開始銷毀場內1.7萬隻活雞。受影響雞販不滿當局每隻只賠償30元,認為冬至隻售價高達200元,賠償額也應相對提高。目前本地農場仍有約8萬隻冬至活雞無法推出市場,雞農慨嘆錯過應市高價之餘還要額外支付飼料費。
雞販不滿每隻只賠30元
昨晨8時包括警員、漁護署及衞生署人員紛紛到場準備殺死,雞販同時點算雞隻數目以便計算賠償,
穿上全身保護衣的30名工作人員,先把一籠籠雞隻倒進垃圾桶,其中有些雞隻疑知大限將至,掙扎逃脫,但在工作人員圍捕生擒後,最終難逃一劫。垃圾桶裝滿雞後,注入液化二氧化碳,20分鐘後,工作人員打開恍如「毒氣室」的垃圾桶,並把死雞放入黑色膠袋內,傍晚時分送往將軍澳堆填區埋葬。
有雞販何女士離開批發市場時哭喪着說:「損失100蚊一隻,你話損失幾多錢囉!」她稱,在大角嘴開檔售雞,在批發市場存放約300隻雞,損失約三萬元。漁護署昨午也與業內開會商討賠償,活家禽批發商會會長徐名團會後表示,業界不滿當局只按上次殺雞每隻30元的賠償方案,認為冬至雞售價較平日高,每隻售約200元,賠償30元不足夠。
由於當局禁止活雞供應21日,有雞農大吐苦水,抱怨受到內地雞農規管不嚴拖累。全港約20萬隻適齡出售的冬至活雞,在冬至前只約出售60%,仍有約8萬隻冬至雞無法應市,雞農同時要額外飼料養活。雞農也擔心即使在21日後解禁,已時近農曆年,是否有足夠本港活雞應市成疑。
據記者昨日在大江埔村視察,各雞場均設有嚴密的防雀網及限制外人進入等保安措施,村內垃圾站也沒有棄置的雞屍,居民林女士說,住在雞場隔鄰數十年,經歷過多次禽流感,從未驚過會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