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多晶硅價格不斷下跌,本月初更跌破內地不少多晶硅企業的成本價,低見每噸20萬元(人民幣.下同),累及不少龍頭多晶硅企業被迫將部份產能停產,連獲納入中央扶持名單的20家企業亦不能倖免。工信部擬出手拯救,透過淘汰落後產能及提高產業入行門檻,來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顯示,內地多晶硅現貨價已跌到每噸約20萬至23萬元,內地40多家多晶硅企業除6至7家上市公司外,已陷入停產狀態,包括天威保變、賽維LDK等受扶持的龍頭企業,透過整修檢改等藉口將廠房停產,反映業界產能過剩的問題已達至哀鴻遍野的地步。
據悉,工信部有意以20家入圍《多晶硅行業准入條件》的企業作為整合平台,推動光伏產業鏈多晶硅環節的併購整合潮,加大力度扶持龍頭企業,並利用產業低迷的良好機遇,提高產業集中度,同時在明年推行光伏產業鏈電池片及組件生產領域的市場准入條件,提高入行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