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I入養和醫院做手術,朋友S去探病,見到入口一帶,人頭湧湧,又有電子板打出「全院滿座」四個大字,仲以為自己入咗戲院。
本港私家醫院現時日日爆棚,病房床位供不應求,真係要祈禱自己冇病,否則唔知可以入到邊間醫院?香港目前所有醫院都係九七之前落成啟用嘅,回歸十四年半,特區竟然冇一間新醫院,諗落都幾驚。上星期三,林奮強嘅「黃金五十」發表第二份報告,比較香港與紐約、倫敦、新加坡之分別與競爭對策;遲啲佢與九位八十後、九十後研究員會發表一份香港醫療研究報告,由一位庇理羅士─李寶椿─達茅夫畢業嘅八十後女尖子主打。林奮強話:「睇佢搵到嘅數字與實況,我愈諗愈驚!」驚乜嘢呀?擔心年老之後,有病入唔到醫院囉。林奮強今年五十歲,如此年紀嘅男士約有六十萬,加埋女士,五十歲人口有百餘萬,二十年後,佢地會係七十歲,出入醫院嘅機率可能與出入戲院嘅機率相同,但九七至今十五年,香港起唔到一間新醫院,以後二十年又如何?從開發醫院土地、批地、諮詢區議會、向城規會申請,再計埋地區人士反對(有N種理由,時興話阻住景觀、製造噪音及交通擠塞),甚至司法覆核等等,要有十年時間先至可以建造一間新醫院。兩年前特區話撥六幅地皮興建新醫院,進行成點?投標條件與要求都未講妥呀!
林奮強話香港有大把錢,用一千億元建造新醫院、新大學、新學校、開發土地與公屋,全無財政問題,全世界羨慕不已,偏偏有人要求派錢,咋一聲就派咗二百幾億元,香港所得到嘅,究竟是甚麼?木宰羊。
既有錢,有沒有土地?林奮強話有,只係冇共識與決心啫,大嶼山赤鱲角機場有大地皮曬緊太陽,可興建一千萬平方呎樓面,酒店醫院商場以至專科產婦醫院皆可容納,以解供應不足之急。點解特區政府唔推動,唔策劃呢?或者秘而不宣呢?我們不知道。香港目前顯現硬件不足嘅情況,導致供求失衡,逼高通脹,新特首非正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