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輝比較小眾的音樂劇《情話紫釵》上海北京載譽歸來,明年一月辛苦重演,對比於李居明一連四齣比較通俗的新派粵劇在中港兩地賣座鼎盛,我們可以說,一個是「空谷幽蘭」,一個是「富園牡丹」嗎?
這樣又要小心「舉例類比」的危險陷阱了:就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有時」不可一概而論。(我們千萬不可以說這個人像貝多芬因為他耳聾,那個人像拜侖因為他跛腳。)事實上,我覺得李居明《聊齋驚夢》在通俗之中未嘗沒有它本身某個角度的藝術成就,而《情話紫釵》,昨晚深夜我用耳筒盡量大聲細聽了兩遍何超儀主唱的《玉生煙》,覺得非常好聽,還想再聽。這首全新創作的廣東歌,只要天時地利人和,能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到,應該可以紅起來。美艷的何超儀冷門地「微爵士+微流行」一下,沒理由只屬小眾。她是「何家有女、特立獨行」,也能演「一個鏡頭直落」的獨立短片《開飯》,說不定忽然之間,她會做義工跟陳炳釗「前進進劇場」在牛棚合演「未來劇」亦未可知。
我亦細聽了兩遍「擅唱小調、粉絲眾多」的胡美儀,主唱高世章新編的《霍小玉訴情》。一貫嬌嗲幽怨。其實《情話紫釵》前年「香港藝術節」首演時,我在病中。如今終有機會欣賞何胡二美,與林錦堂、謝君豪,合演莊文強、麥兆輝(無間道、竊聽風雲)全新舞台劇本,大樂事!
我也期待着李居明另一新春載譽重演的《蝶海情僧》,望能再次聽到陳嘉鳴離奇精彩的女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