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屆中學文憑試尚未舉行,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昨日表示,在通脹持續下,第二屆文憑試有加價壓力。有教育界人士認為,公開試費用因應通脹調整並不合理,局方應在首數屆考試完結,檢視財政後才考慮調整收費。
考評局早前公佈,明年3月舉行的首屆文憑試有約7.2萬學生報考,較考評局原先估計少逾4,000人。報考一科語文科540元,非語文科目360元,若考生報考四個核心科和兩個選修科,考試費約2,520元。唐創時昨日表示,考試人數減少令考評局收入減少約1,000萬元,加上通脹嚴重,料明年會錄得虧蝕。
明年中公佈加幅
唐續稱,在2011/12學年,考評局以約1千萬元儲備金添置不少新器材,例如口試的錄影系統、聆聽試的紅外線接收器等,現時只剩餘數十萬元應急。為爭取收支平衡,他計劃未來視乎每年整體經濟狀況,逐年調整考試費,明年中公佈加幅。他預計到2013年,由於文憑試的重考生增加,另舊試題亦會「好賣」,相信考評局可以在之後一至兩年錄得收支平衡。
教育政策關注組主席張民炳認為,文憑試屬12年免費教育的最後一關,本來便不應收費,若要學生承擔通脹壓力更加「講唔通」,認為局方至少檢視三屆考試的收支數據,才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