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卡集團為盜取市民個人資料申請信用卡,或向財務公司借貸,詐騙手法五花八門,包括從大廈信箱偷取敏感資料、在網上盜取銀行密碼,甚至買車、買樓也有可能被人盜取資料,情況十分普遍,防不勝防,市民一不小心很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獵物」,往往受害人也懵然不知,直至被「追數」才揭發事件。
本港過去曾發生多宗涉及盜取他人資料的罪案,包括盜取資料後開立銀行戶口、申請信用卡、透支,甚至向財務公司借錢等;雖然犯罪數字未見特別嚴重,但科技日新月異,個人資料很容易在網上外洩,加上市面不少企業或零售店,例如申請酒店會籍、貴賓卡等,甚至查閱商業和車牌登記等方法,均可輕易獲取到如身份證號碼、住址等資料,令到不法分子輕而易舉成功騙財。
提供資料時要小心
市民應小心保管個人資料,平日向任何機構提供資料時也應加倍小心及留意,避免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