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情況軍方權鬥殺金正恩

最可怕的情況
軍方權鬥殺金正恩

【本報訊】金正日之死,舉世震驚,為整個東北亞地區帶來不明朗因素,美國《時代》周刊有評論更加形容這是聖誕前的噩夢,歐美有不少北韓專家,包括國際危機組織(ICG)分析員及國務院前發言人克勞利等專家擔心,年紀輕輕的金正恩對外處於弱勢領導,可能需要對外張牙舞爪,透過軍事挑釁,一方面彰顯實力,另一方面取悅掌兵權的軍方,鞏固自己的權位。

中國可充當扶助角色

北韓軍方的取態和核威脅都實在惹人憂慮。英國《泰晤士報》有分析指出,最可怕的情況是,北韓軍方醞釀權力鬥爭,部份極端鷹派的將領可能會乘亂攻打南韓,期望一統南北韓,挑起戰端,迫使金正恩做政治傀儡,甚至索性將他殺死,成立軍政府。而美國也可能介入攻打北韓,解決糾纏已久的朝鮮半島核威脅。一旦開戰,即使北韓必敗,到時大量難民可能湧入周邊的南韓、中國等國家,無論對區內經濟或政治的影響都不堪設想。
但這種極端情況出現的可能性不大。北京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相信,金正恩有能力掌控大局,加上金正日生前已着力改善與美、日、韓等國家的關係為金正恩鋪路,相信北韓不會貿然挑釁,反而呼籲美、日、韓等國家克制,不要舉行軍事演習,以免擦槍走火。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亦認為,外界不宜對北韓內部政治變化妄加揣測,不妨靜觀其變。
在北韓這次權力過渡過程中,內地不少學者都認為,中國或多或少可以充當扶助角色,因為北韓穩定關乎中國本身的戰略利益,不會因人而異,北京甚至可能積極扶助金正恩在北韓實行中國式的經濟改革,改善民生,確保權力交接順利。因此只要戰略形勢不變,中國對北韓的政策相信不會有大調整。
另外,有分析認為,曾留學瑞士的金正恩,思想可能較父親金正日開明,估計這位80後新領袖,深明北韓不可以永遠在世界孤立,可能會逐步開放社會,鼓勵外國投資。與美國國防部以及日韓軍方都有合作的亞洲分析員(BruceBennett)亦認為,美國可把握北韓政權更替機遇,觀望金正恩政權會否行改革路線,釋除美國以至區內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