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沒有更細嫩,輕滑的獅子頭了……
揚州富臨壺園一席淮揚菜吃出食物的氣質,幾乎每一道菜都惹來眾人讚嘆,評頭品足。
面對難吃的東西,你有幾多種反應?
版本A,召部長過來省完退貨。版本B,為顧全主人家顏色,吃半口,笑笑說別的去。版本C,完全Delete,沒事,從來未曾發生過。
面對好吃得沒話說,反應只有一種;讚不絕口,從各個角度品評一番,沒完沒了,只為留下深刻回憶。
麻石板鋪的舊巷老街,翻新青磚徽派清朝房子接連為揚州去時彌敦道,東關古街砌設老日子氛圍。壺園亦為清朝鹽商大宅,中間一棵高逾數十呎白玉蘭一百八十歲,想想春來大白花放滿樹透芬芳;週圍多棵老年金桂,秋來桂花乘風遊移,未吃未飲先醉。好環境伴吃最是香港人的失落,天價寸土,何來空間築樹?江南人雅,除溫柔水土還富竹木花草。
醉蟹處處有,不同家鄉另有作法。
揚州富臨按淮揚民家例,先煮熟螃蟹再以酒釀製,對怕生吃者具保障,味極清香……不單止,一應菜式喜淡細緻,那味道還原食材的本來;上海菜肥膩甜爛,杭州菜惹味偏濃,溫州人煮海鮮幾乎煮出個腥,坐高鐵離開泰山不遠,自古名句煙花三月的揚州,那菜餚承歷史積累的安詳,就是別處油淋淋的鱔糊來到這裏,滑溜未見過份重油,也沒有過態胡椒粉及薑絲蒜蓉,清清香香每咬一口也感受到鱔肉絲絲肌理。紅燒野生甲魚加入輕度辣椒炮製,豐滿嫩裙吃來更添性格。十多道菜,樣樣皆正,最正?眾人投票,還是那道豬皮一併剁細至起膠,蒸上四個小時,只見油星幾點,清香無比留人記。批評?大概是席邊那條已變色濕手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