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讀牛津版北島《時間的玫瑰》,見他把德國名詩人保羅.策蘭(PaulCelan)詩句Itistimeitweretime譯做「是過去成為此刻的時候了」,並說「這句很難翻譯,大意是『此刻是來自那過去的時間的時間』」,先生認為怎樣?
答:我從來不讀所謂新詩,原因之一,就是多數都不知所云:作者自己不知道,讀者更加不知道,彼此迷迷糊糊,憑着一兩個詞語的意思,自由發揮,自我陶醉。北島這句翻譯就是例子,我讀了十遍都不明白。
按策蘭原詩用德文寫成,英譯詩題為"Corona",寫的是戀情,末段說:Westandbythewindowembracing,andpeoplelookupfromthestreet:/itistimetheyknew!/Itistimethestonemadeanefforttoflower,/timeunresthadabeatingheart./Itistimeitweretime。北島譯文如下:「我們在窗口擁抱,人們從街上張望:是讓他們知道的時候了!/是石頭要開花的時候了,時間動蕩有顆跳動的心。/是過去成為此刻的時候了。」按「Itistime+主詞(subject)+過去式動詞」,有「現在應該如此」或「早就應該如此」含義,例如ItistimeIwent是「我現在應該去了」。策蘭那段詩,根據英譯,意思是:「我們站在窗前擁抱,路人擡頭觀看:他們早就應該知道,石頭早就應該致力開花,紊亂早就應該有一顆悸動的心。這些『早應』,都是早已應該如此的事。」當然,我不是詩人,譯文沒有北島筆下那種糊裏糊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