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趣BLOGBLOG:陸東慣性收視之謎 - 股榮

周日趣BLOGBLOG:陸東慣性收視之謎 - 股榮

會睇這篇文的人有三種:一是陸東粉絲;二是唔妥陸東的人;三是陸東本人(如果佢睇《蘋果》的話)。股榮五年前開始寫大市新聞,睇大行報告,印象最深刻的,是每逢有陸東訪問或消息,無論放喺B1或B10簡訊,都是票房收視保證,事後更有陸東效應,新貼股份都有不錯短炒空間。

三大因素顯睇市威力

慣性收視一直持續到今年,一份本地財經雜誌,由去年11月13日至上周六,60期封面故事竟有7期以陸東為題材,能樂此不疲,答案只得一個:陸東可以sell紙。究竟陸東緣何有如此威力,答案可歸納為三點。
(一)Timing準到爆。陸東三年前自立門戶,由瑞銀分析員轉為基金經理,但一切成功實有賴過去準繩分析,01至03年連續三屆被選為香港冠軍分析員,並非浪得虛名,亦建立一批長期捧場客。
陸東一向被外界稱為港股大好友,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07年10月31日一份預警報告,指大市估值貴,未來有機會大調整,回吐幅度達3000至4000點。出報告前一日,恒指升至31958點歷史新高,大牛市唱淡,需要有更大勇氣guts。報告出街後8個交易日,港股累跌3700點,一份報告贏盡掌聲。
(二)寸得起、駁得番。聽過陸東演講的朋友會知道,佢係一個非常好的講者。能將沉悶艱澀理論轉化為人語,分析有points,加上幽默抵死暗寸,聽者過癮。作為分析員,不可能逢估必中,間中亦會失手,但陸東都可以用大條道理過關。
今年市況不濟,信奉價值投資的他歸咎於「今年係價值投資陷阱,唔只我哋,清海(惠理謝清海)都係,表現都好差,因為啲嘢由好平變成非常平。」拖埋謝清海落水,我無話可說。根據彭博資料,今年頭11個月,陸東旗下基金蝕23.3%,自09年5月成立至今回報0.79%。同期港股表現分別為跌22%及升16%,是否收貨,留待讀者自己判斷。
(三)物以罕為貴。正如陸東話齋,坊間充斥着財演,今日睇好明日看淡,今日估低收明天話高開,忙完到頭來散戶輸錢、經紀發達。或者投資者已經厭倦這類黃大仙即食文化,陸東從不估即市短線,問佢佢會叫你問「三五六七叔」。物以罕為貴,每次開金口,自然唔睇都望吓。
由分析員(SellSide)轉戰至操盤員(BuySide),感覺上身份轉換已令到陸東言論分析準確度大為降低,翻睇過去一年共7期陸東訪問,內容大致上「我正在買貨」、「仍是牛二,買股良機」、「再度入市」、「合理值25800」,基金經理唱好大市,我完全理解。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