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藥廠與醫生的利益關係千絲萬縷,不少國家為免醫生受藥廠影響,已作出嚴格規管。韓國禁止醫生接受藥廠任何形式贊助,美國及澳洲有守則要求藥廠公佈有關贊助事宜,部份歐洲國家有獨立機構審批藥廠的贊助項目。
本港對醫生接受贊助幾乎零監管,不過不少國家已經有嚴格規管。美國有法例規定,上市的藥廠要在年報公佈贊助金額。
韓國則一刀切禁止醫生接受任何形式的贊助。於韓國設有分公司的美國默沙東藥廠表示,該公司於韓國在無法贊助醫生下,會以其他方法做推廣,如由營業代表到醫生辦公室講解新藥及提供資訊。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執行董事陳素娟表示,美國及澳洲均有守則,要求藥廠公佈贊助事宜,如贊助金額、接受贊助對象及贊助內容。
歐洲有國家要求藥廠的贊助項目,要交由獨立機構審批,獲批後才能啟動贊助項目。
陳素娟表示,雖然本港沒有法例規管醫生接受贊助,但聯會訂立藥廠贊助守則,包括若記者會或廣告由藥廠贊助,必須向公眾說明,「由市民決定信唔信,唔可以贊助咗唔話畀市民聽,咁先可以提高透明度」。守則規定資訊內容要公平公正,及有醫學根據。
籲藥廠公開贊助內容
她認為現時不良醫學廣告條例已規管廣告不可點出藥物名稱;醫藥廣告均呼籲市民向醫生查詢,並非叫市民盲目服用某種藥物,對市民有保障。聯會正檢討整體守則,會一併檢討藥廠贊助的問題。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發言人認為,本港應參考美國做法,訂立指引要求藥廠列明財務去向,如曾贊助哪些機構,贊助費用及相關內容,以防有人再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