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地資金成本持續上漲,企業融資及銀團貸款息率定價將同步趨升,加上歐資行縮減在港及區內借貸市場的參與,亞太區貸款市場公會副主席溫兆華預期,明年銀團貸款市場即使計入再融資需要,規模肯定較今年小,跌幅達20%至30%亦不為奇,借款人要準備「畀貴息」,或減低資金需要,又或另闢其他如債市及股市等融資途徑。 記者:劉美儀
身兼中銀國際亞洲槓桿及結構融資部主管溫兆華指出,即使借款人真的要透過銀行貸款融資,相信以雙邊形式借貸亦會較銀團容易。
歐資行淡出 明年更少
自歐債危機惡化後,歐資行借貸成本一直飆升,他指出,以3年資金為例,水平已較1年前高出約0.6、0.7厘至1厘半,明年本地整體資金成本料再升約10至20%。不計滙豐、渣打及法巴等主要銀行,歐資行在本地銀團貸款市場的參與佔比,已從兩年前約佔兩成,降至今年約一成,估計明年會進一步跌至單位數比例。
歐資行淡出後所騰出的市場空間,事實上已經由新加坡、台灣及日資等區內銀行填補。
溫兆華認為,因「貴息」影響,借款人會檢視合宜的融資渠道,信貸質素稍差及難以藉銀團支撐集資的公司,須探討發行高息債及股本市場空間,或索性減低集資胃納,信貸較好的企業則可考慮銀行借貸或債市兩個平台。
惟溫兆華相信,公司即使有力籌組銀行融資,亦會以雙邊形式而非銀團為主。
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亦認為,因息率成本上升,銀行貸存比率已很緊張,「貴息」效應會減低企業借貸胃納,特別是使用價格透明度高的銀團方式,因企業不欲本身借入的高息,成為市場皆知的基準,故寧選保密度較高的雙邊貸款形式。
恒生:減企業借貸意欲
信貸級別良好的發債體,今年以來已發行不少美元及其他幣種債務,故馮孝忠預期,明年無論銀團或債市規模,即使不縮減,增長亦只會很輕微。
去年在港籌組的銀團貸款約403億美元,因今年再融資活動不少,首三季已達416億美元,但溫兆華表示,明年規模將較今年減少兩至三成,其中再融資佔約270億至280億美元。
雖然歐資行已減低在本土及區內貸款市場的參與,但要撤出的歐資行,溫兆華相信在雷曼倒閉後的金融海嘯中已經撤走,留下來的同業仍會珍惜視本港作為區內發展的橋頭堡。
溫兆華表示,個別銀行或會削減人手,亦不再以賺錢或做大銀團市場佔比為目標,相反會把參與市場借貸作為配合集團部署及協助客戶成長的策略。
溫兆華言論要點
.明年本地整體資金成本料再升約10至20%;
.歐資行參與本地銀團的比例已降至約10%,來年將再跌;
.明年銀團貸款市場規模跌20%至30%亦不為奇;
.借款人要準備畀貴息,或減低資金需要,又或另闢途徑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