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文烈報道】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委員停批外勞風波出現突破性進展。勞工界明日與政府官員會面。據了解,雙方過去半個月已互相摸底,勞方將提出防止僱主濫用輸入外勞機制的新方案,建議若任何僱主在過去12個月向入境處申請多於五名外勞,須通知勞工處。消息指,當局認為建議可考慮,若明日談判順利可望達成共識,勞方會盡快恢復審批外勞。
僱主有兩種途徑輸入外勞,一是勞工處的補充勞工計劃,由勞顧會審批;二是入境處以專才及高技術人員為主的一般勞工就業計劃。勞工界不滿有僱主以聘請專才為名,繞過勞顧會向入境處輸入外勞來港,十月底停止審批補充勞工計劃抗議。
勞工處早前提出新措施,若任何僱主於過去18個月,曾向勞工處申請輸入外勞,其後再向入境處申請輸入專才,入境處須先諮詢勞工處意見。但勞方不收貨,月初提反建議,要求入境處承諾,日後僱主透過該處申請輸入外勞,若一年內申請多於五人來港,又或職位月薪低於3.5萬元,便應諮詢勞顧會意見。
勞方明日與官員會面
據了解,當局對勞方訴求有很大保留,雙方過去半個月互相探路,勞工界昨午亦開會分析形勢,最後決定讓步。勞方最新方案是,若任何僱主在過12個月向入境處申請多於五名外勞,便須通知勞工處,實施半年檢討;至於勞工處是否需諮詢勞顧會意見,勞方會與處方商討。消息指,當局認為修訂方案可以考慮,但未必肯白紙黑字簽訂協議,勞方明日與勞工及福利局秘書長鄧國威及入境處官員會面,雙方對談判表示樂觀,可望有突破性進展。
勞工界指,停批外勞旨在迫使入境處加強透明度,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因此會上將要求入境處規定,申請外勞的僱主要加強本地工人培訓,將外勞技術轉移給本地工人,以逐步減少外勞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