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伍雅謙報道】因醫院管理局拒絕資助而差點斷藥的龐貝氏症五歲女童淇淇,得到廣大善長支持藥費,趕及繼續療程,不致斷藥。目前淇淇情況良好,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至今共收到107萬元善款,淇淇父母感激社會人士支持,讓女兒不用擔心未來近一年藥費,他們仍會繼續向政府爭取資助,「因為咁樣,淇淇先至唔會活得提心吊膽,擔心隨時冇藥食會死」。
盼能證明藥物有效
差點被迫「安樂死」的淇淇,經《蘋果》得到醫管局回覆,病人可自費購買酵素針藥後,日前返回瑪麗醫院接受療程。淇淇用藥多寡以體重計算,經醫生評估後,她目前每月藥費約需9.5萬元,善款足夠11個月藥費。在病床陪伴女兒的淇母說:「好多謝大家捐款幫忙,但係由社會人士捐錢始終唔係長遠嘅辦法」。
淇母表示,5年前女兒出生時,醫管局以未有足夠數據支持藥效而拒絕資助,最終靠積蓄及向親友籌措,以及《蘋果》籌款54萬元應付了兩年藥費,捱至08年證明用藥對淇淇病情有幫助,政府終批出資助,雖然須每年覆核一次,但想不到會突停資助。「淇淇嘅病情仲未到最差,而且外國正研究治療龐貝氏症嘅藥物同方法,唔應該咁快放棄佢」。她期望以善款支付藥費一段時間,有足夠數據向醫管局證明,淇淇即使要用呼吸機及輪椅,也不代表藥物無效。
香港黏多醣症暨罕有遺傳病互助小組副主席馬安達表示,去年財政預算案已將淇淇所使用的酵素藥物列入藥物名冊內,龐貝氏症患者可獲免費治療。惟在醫管局機制下,每年均要審批個案是否適合用藥,「曾經有病友用藥後出現心律不正,我哋當然接受呢個停藥原因,但淇淇嘅個案唔係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