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參與 學懂耐性細心舍童栽種 添生命熱能

投入參與 學懂耐性細心
舍童栽種 添生命熱能

兒童的成長如植物的萌芽,需要悉心栽培與愛護。仁濟醫院兒童之家為缺乏家庭照顧的兒童提供住宿服務,推出「躍動生命小樹人」計劃,透過種植鼓勵舍童熱愛生命,也為生活加添色彩與熱能。計劃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逾8,000元推行。

中四的凱琪,入住家舍三年,性格較好動,喜愛跑步、打籃球及羽毛球,她曾參與種植,可惜每每失敗,「學校每年舉辦種植活動,可能我無認真照顧佢,所以都唔成功」。計劃由淺入深教導舍童種植技巧,凱琪意外的帶來成功感,「我哋用火龍果種子種植,一個星期之後終於發芽。其實我以前都幾抗拒種植,不過今次發現自己有轉變,覺得種植都幾好玩」。
與凱琪同級的舍友安琪也有同感,她開心地說:「我冇學過種植,一啲都唔識,今次發現只要每日淋水,每日關心吓佢,發芽長大其實唔難。」成功非僥倖,竅門是持久的關心,「我鍾意繪畫、跳舞、唱歌,種植嘅感覺好唔同,好需要耐性,要照顧佢先至成功」。活動已舉行兩次,安琪更冀望栽種一盆年桔。改變,從植物成長轉移到參加者身上。

打機外也懂欣賞植物

兒童之家招募多名有逾20年栽種經驗的義務導師如娥姐、Wendy及Sasa,她們異口同聲表示,看到參加者的種植成果,喜悅油然而生,盼望下一代除了愛「打機」外,也懂得欣賞植物。計劃為期一年,參加名額27人,除種植技巧訓練外,日後還安排戶外種植,另外計劃把種植製成品轉贈予長者或醫院病人,把栽種樂趣延續。
社工吳姑娘表示,兒童之家的舍童由4歲至18歲,大多因為家庭問題經社會福利署或志願機構轉介入住,自小缺乏家庭的溫暖與關愛。自活動推行後,種植已成為舍童生活的一部份,微妙的變化滲入生活中,「佢哋會互相比較,有啲種植唔成功,佢哋會問點解會咁,呢個過程都係正面嘅比較。最重要係投入參與,感受到種植嘅樂趣」。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種植過程使兒童之家的舍童領略到生命的奧妙。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