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直喜歡奇怪的人,我自己也是個神經質,所以很自然地對同類有所興趣。那些不被大家了解的人,往往有着奇幻的內心,我總想明白是為甚麼——他們能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裏,心甘情願地將自己放逐出去。」——韓傑
撰文:鞠白玉
攝影:陳偉民
一個孤僻的人
山西從前出晉商,這些年卻是出導演,代表人物有賈樟柯、寧浩和韓傑。他們的長相也往往是最中國的樣子——沉穩寬厚,總是和善地笑笑,卻從不是弱勢,骨子裏自有一套看世界的觀念,帶着倔強勁。話語間那種溫柔細氣,絕不是妥協,而是無所謂。他們才不管你怎麼看。
韓傑這人,還沒習慣別人對自己電影的闡釋,也不會誇張箇中的艱難。他曾是個純粹的影迷,如癡如醉的看了成千上百部歐洲片,但那時他未曾敢想自己和電影有甚麼關系。他本是學電腦專業的。他身上帶着理科生那種審慎,即使有機會拍電影也絲毫不抱有任何野心,就像是偶然得到的禮物,好好珍惜把玩着即可,哪敢奢想。但也格外地保護着自己以前的電影觀念,生怕在商業浪潮裏丟失掉了。「拍電影不就是內心要說話嗎?別無他想,就只是這個了。」
他知道憋屈的滋味,聲音像掉進了黑洞裏,沒有一點回應。他所處的世界如此啞然如此淡漠,他孤獨得要命。學電腦是為了家人放心,一技傍身總能混口飯吃。畢業後分配到一個單位做技術員,仍然昏天暗地的看電影。他對周圍的事自有一套看法,說與別人,別人常覺得他怪異,不合群。「我也並不覺得孤獨,反正我是局外人,眼光只是審視。」他憶起自幼父母離婚,又各自成婚,他便養成這種局外人的態度,「看同學,看老師,都覺得在觀察,在批判。別人也能感覺到我的態度,說我是個孤僻悲觀的人」。
他隨口說,想出家。領導急得找他談話。他覺得唯一的出路還是應該去做電影,便考取了北師大的藝術系影視專業。韓傑相貌神情都普通得像個路人,他不是個狠角色,就像是個不得已地順從了自己命運的人,一幀幀地拍出自己想說的話。
毀掉一切,再逃出去
他畢業後給賈樟柯做了六年副導演。他們之間話不多,心意都明白。賈樟柯為韓傑自己的作品做了監製。拍攝《Hello!樹先生》只花了四十天,剪片倒是花了很長時間,剪出三十幾個版本,最後拿出來上映的,是別人最不能理解的版本。這是韓傑的第二部電影,完全是個人化的文藝片路線,成功進了院線,擠在各路大片裏,卻是口碑的黑馬。700萬元的成本實在算是小片,名不見經傳的草根演員王寶強撐起了男一號,畫面炫麗魔幻,劇情卻不是慣常的商業敍事,中間急轉直下,許多人稱看得一頭霧水。喜歡的就極為稱讚,不喜歡的就罵。韓傑覺得不關自己事—「就當是冒險吧,也總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次,張藝謀就沒法隨心所欲的做了。我們這些人趁着現在,快點冒險吧。」
最為人詬病的就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韓傑卻覺得那是純粹寫實。他熟悉這種鄉人,就像他在老家街頭隨處可見的遊民。他的老家呂梁是典型的山西小城,滿眼望去是黃土,有煤礦,膽大的人早就富裕起來,豪宅名車,襯得窮人的生活更加地寒瑟。望着禿山和黑煤,人心漸漸會絕望的,而那樣的地方出來的人,偏偏就是想的多。
「我總拍跟煤礦有關的東西,貧富差距,人的不安定感。這是中國現下的真實境況,無序會造成人心的不安,人心也會變壞。這種地方,你總會感覺到一種烏雜,自己也無所適從。很多人沒工作,等待救濟。煤礦讓農民無處可活,人人都想搬到城市裏,村子便消失了。整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落下了許多束手無措的老百姓,這些人的生活生出了許多怪誕,就是這樣的東西吸引我的注意吧。那不是我創造的,是一雙無形的大手掃出來。」呂梁這地方,曾有着厚重的中原文化,現在卻只有着一夜暴富的神話。有人專門去這城裏的圖書館,去查借書的登記表,一年中只有十幾人閱讀,只有一人是成年人。成人們都在努力掙扎生活,從土地裏掘金,令這裏變成廢墟,再努力逃出去。
亂世裏的瘋子
電影的背景是東北,仍是有煤礦在開採的小城,平房土街,年久失修,遠處聳立着白色高樓,潔淨耀眼,曠野上站着的灰頭土臉的樹先生,和現實世界如此隔絕。那樣乾淨體面的生活,鄉人只能是遠遠地看着,如同看着海市蜃樓。韓傑特意取景在東北,是他熟悉東北人,在呂梁地區生活着許多生猛的東北人。他們的方言口語和江湖文化適合這樣一部電影。東北的寒冷能讓土地變硬,人變粗糙。
樹先生是街上的人帶着嘲諷喊出來的,他其實就是一個叫樹的農村男人。支楞着兩手,既不放在口袋裏,也不會抱臂,反正就是那麼一個兩手空空一無所有的人。兩眼迷離,渾渾噩噩,他很是有種不卑不亢,也想盡力顯得江湖,但他不夠狠。面對現實,他除了漫無目的地行走,做不了甚麼。樹先生想更好地活着,想要掙錢,也想要愛情,可是這樣的窮髒小子是沒有半點希望的。而樹先生變成了通靈的半仙,曾欺辱過他的有錢人,曾搶掠他的土地的礦主和村長,卻都帶着虔誠的神色,低三下四地來祈求他了。
面對殘酷的現實,變成瘋子是個好出路。「我自己就是樹先生。我沒有想通過電影告訴別人哪種生活是好的或是壞的,電影提供不了答案。更沒有批判,它就是真實生活的一種。」韓傑沒有生生地創造出一個人,他只是在複製。樹先生真實存在着,在他的老家,那個逢人便說認識胡錦濤,可以通過中央的關係辦成許多事,瘋子在夾縫的生活裏找出了一個自認為最安全的辦法。「他現在也常向人講,韓傑在北京混得好,全靠我在那邊找人罩着他呢!」
韓傑常回老家,少年時的朋友以他為榮,一起喝酒聚會,他們自嘲一生無為,也談論這小城裏的事——誰被仇家殺掉,誰被綁架,誰外出躲債。是微縮版的亂世。他在老家最要好的朋友是個面臨下崗的低薪交通警察,他卻是最信任這個朋友,《賴小子》和《樹先生》的劇本一寫好都是先給這警察過目,「他說是能讀懂的,我才覺得能拍」。
韓傑小檔案
導演,77年生於山西,0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曾任賈樟柯副導演六年。2006年個人首部長片《賴小子》獲第35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虎獎(在國內尚無公映機會)。2011年作品《Hello!樹先生》獲第8屆香港亞洲電影節亞洲新導演獎,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最佳導演獎,第9屆海參崴最佳導演及男演員獎。
鞠白玉,
滿族女,
八十後,
達達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