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釣到如意郎君 - 毛尖

毛尖:釣到如意郎君 - 毛尖

《派蒂格魯小姐的大日子》是1938年的英國產品,小說作者溫妮弗瑞德.沃森的寫作生涯是英式女性拿起筆的標本:家境殷實,有份閑職,看過的小說不能叫人滿意,自己動手嘍。不過,當標本,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得有一個會鼓勵人的姐姐。簡.奧斯汀有一個這樣的姐姐,弗吉尼亞.伍爾夫有一個這樣的姐姐,溫妮弗瑞德也有一個。
溫妮弗瑞德甚至更運氣些,姐姐鼓勵她,姐夫也鼓勵她,後來她結婚,丈夫還鼓勵她,那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沃森小姐的寫作環境實在是太好了!
這個好環境,看完《派蒂格魯小姐的大日子》就明白了。小說是典型的灰姑娘故事,七十年後還能讓好萊塢看中拍成《明星助理》,也是因為姑娘足夠灰,結尾足夠好。

派蒂格魯小姐人到中年,赤貧,不美,流落二戰前的倫敦街頭,因為臨時的一份保母工作走進了美麗的拉福斯小姐家。小說發生在一天時間裏,上帝在那一天看到了她,她不僅幫着拉福斯小姐認清真愛,幫着拉福斯小姐的朋友找回真愛,最後還以順手牽羊的氣概解決了自己的剩女問題,找的男人好到讓整個故事成了童話。
也許就是因為立志愛情童話,小說寫得俏皮有趣無拘無束,作者本人雖然從來沒有涉足過夜總會,也從來沒有和明星歌星打過交道,但是憑着樂觀的想像,乒乒乓乓一天搞定三對男女的終身大事,所以,《派蒂格魯小姐的大日子》這種書,真可以當作聖誕禮品來派送。一個底層英國剩女還能釣到金龜婿,咱們中國白領還慌甚麼慌!
好萊塢的《明星助理》,基本就是按這個聖誕禮品思路來拍攝,2008年的美國,跟二戰前的英國一樣,需要童話愛情來取暖。不過,也是因為這種灰姑娘的老調重談,而《明星助理》在電影品質上,還根本沒法跟另一個高齡灰姑娘片《刺蝟的優雅》相比,所以這個電影一出場,就淹沒在芸芸眾片中。

但是,《派蒂格魯小姐的大日子》不會淹沒,甚至,隨着歲月流逝,這個小說的前瞻性還能更加彰顯。在我看來,它時隔大半個世紀還能保持閱讀的品質,不是因為派蒂格魯的好命,而是因為拉斯福和派蒂格魯的彼此鑲嵌。
拉福斯小姐是個甚麼樣的人呢?《明星助理》中,她基本被塑造成一個小夢露,雖然最後她放棄夢想跟着一個愛她的小歌手離場,但是,從派蒂格魯小姐踏進她家門的那一剎那開始,我們就不斷看到,拉福斯小姐用她的意識形態慢慢「腐蝕」了派蒂格魯小姐。作為一個牧師家庭出身的家庭教師,派蒂格魯小姐在開始的時候,甚至見不得拉福斯小姐當着她的面跟情人親吻,更是從來沒有允許過自己說句「該死的」,但是,拉福斯小姐春風化雨安慰了這個中年婦女,「該死的」和「見鬼」早就不屬於道德範疇內的禁忌了。

接下來,拉福斯向派蒂格魯全面敞開心扉,而被這種史無前例的信任命中,派蒂格魯「見鬼」般地煥然一新,不僅僅是幫助,簡直是代替拉福斯小姐周旋在三個男人中間。派蒂格魯周旋得那麼快樂,明火執仗地撒謊,大義凜然地表現,為了掩飾拉福斯小姐肉身交易後的破綻,更是果斷地拿起別人的雪茄屁股抽起來。而當一切搞定,要從花花世界退場的時候,派蒂格魯簡直想死!這個時候,派蒂格魯已經是拉福斯魂靈附身,美麗的身體和勇敢的頭腦如果合體,那是誰呢?
我想到了《蒂凡尼早餐》中的赫莉。說明一下,這個《蒂凡尼早餐》和好萊塢電影一點關係沒有,雖然奧黛麗.赫本的確美得就是蒂凡尼本身,但是,楚門卡波特筆下的赫莉才能永垂文學史,因為她勃勃的欲望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新人」,她生活的激情才堪比我們的革命浪漫主義戰士。而這個赫莉小姐在文學史上的出生年月,要比派蒂格魯小姐晚二十年。
憑着這個二十年,派蒂格魯小姐可以再紅二十年。當然,與此同時,卡波特誨人不倦的蒂凡尼夢想也照出了沃森小姐的三十年代保守。小說以一句「釣到如意郎君」結尾,愉快夠愉快,終究是對派蒂格魯和拉福斯才能的雙雙閹割。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派蒂格魯小姐絕對不是奧斯汀譜系下的人物,因為奧斯汀筆下的婚姻是邁向自由,但派蒂格魯小姐不是。
不過,聖誕快來了,還有甚麼比派蒂格魯也能釣到金龜婿更鼓舞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