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是自己記心不好,對新的臉孔留不下印象,總是還分不清宣傳海報或廣告片中的內地女星如那位冰冰,是那位圓圓,唯一最上心的是湯唯。原來身邊一些較年輕的朋友也有同樣的問題,他們也只知道賣化粧品或產品的是某位當家女星,卻分辨不到她是姓沈姓白還是姓李姓高。外國女星卻不一樣,一看就知道代言某種香水、某種面膜的是查理絲花朗(CharlizeTheron)、史嘉莉祖漢遜(ScarlettJohansson),還是蘇菲瑪素,甚至可以由此推斷產品着眼的是中女、熟女、少女市場或是男友買給女友作禮物的貨色。
有這樣的差別大概不是因為甚麼基因或崇洋,更重要的原因是代言的外國女星、明星都有自己的代表作讓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至少演過甚麼有代表性的角色,又或是像CindyCrawford(仙蒂歌羅馥)那樣是世界頂級名模,美的化身。查理絲花朗初出道時演少女、演花瓶,只是眾多順眼靚女之一,後來演了Devil'sAdvocate,Monster,NorthCountry等出色電影,教人印象難忘外,更令她的美麗添了層次,多了內涵,有了性格。一看她的臉就有某些聯想。ScarlettJohansson是另一類,從「迷失東京」開始到「迷失決勝分」到「情迷巴塞隆那」都展現出那份最原始、最肆無忌憚的性感與性慾,充滿新一代瑪麗蓮夢露的味道。男的看見自然目不轉睛,女的看她雖不無憎惡、嫉忌與羨慕,卻依然會記得她的長相,知道她代言時明示暗示的是甚麼。
冰冰、圓圓等卻不同,她們當然演過一些賣座電影,可主線都不在她們身上,更多的時候是只要她們擺出一副冷艷、白得無血色的樣子就可以了,談不上甚麼發揮的餘地,更不要說讓觀眾難忘。可以說,她們還停留在一張張臉譜的階段,未曾注入血肉氣息。沒有血氣的臉孔當然難免印象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