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利好傳聞突湧現,中港股市死貓彈!大市昨早悶到拍烏蠅,但午後傳出中央匯金下周一進場掃入四大國銀,以及人行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資金蜂擁入市,推高中港股市,滬綜指以接近全日高位收市,恒指一度彈升363點,惟收市後未見傳聞落實,港股下周隨時打回原形。
記者︰楊智佳
大市昨早輕微低開後,一度受內銀狂沽美元、力撐人民幣滙價消息刺激,升逾百點,但成交明顯未配合;惟午後傳出匯金快掃內銀及人行再放水消息,刺激港股下午最多升363點,收市仍升258點(1.43%),報18285點,H指升188點(1.95%),報9867點。大市成交543億元,由於投資者紛紛化身春江鴨偷步入市,下午成交幾乎較上午急增一倍。值得留意的是,升市下沽空比率亦升至9.9%,為近一個月高位。
內地股市在收市前最後一句鐘啟動引擎,滬綜指收市報2224點,升43點(2.01%),兩地股市齊齊終止6天跌勢。
內房股發威 內銀受捧
個股方面,內地政策敏感度較高的股份,成為被追捧對象,藍籌股以內房股最威,華潤置地(1109)急升9.1%至13元,中海外(688)亦升5.5%至14.32元。
市傳匯金即將掃入的四大國銀全線造好,建行(939)、工行(1398)、農行(1288)及中行(3988),升0.9%至3.6%不等,惟有關傳聞疑點重重(詳見另文)。
巨型新股周大福(1929)及新華人壽(1336)昨日收市後正式納入富時指數,有買盤積極吸納,兩股跟隨大市反彈逾2%,但仍較招股價低6%至7%。
綜合本周表現,恒指全周跌301點(1.6%),H指跌199點(2%)。港股本周平均每日成交額只有491億元,倘撇除今年2月農曆新年假期的成交數據,本周每日平均成交屬今年最低水平。
亞洲區連續5周走資
花旗最新發表的資金流報告顯示,截至本周三(12月14日)的一周,環球新興市場基金的資金流出擴大至8億美元(約62.4億港元),其中亞洲區連續第5周錄得3.5億美元的資金流出。由此可見,較早前七大央行救市,以及歐盟峯會上提出的措施,均未能刺激市場信心,基金投資者繼續對股市避之則吉。
此外,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表示,港股能否進一步上升,要視乎各地救市的政策能否有延續性,恒指現階段分別於18000點及17600點出現較大承接力,不過,於18500點則出現頗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