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tasting1:廿年又廿年 換木塞最掂

winetasting1:
廿年又廿年 換木塞最掂

說起酒塞,我們當然只會想起軟木塞,若看到其他物料造的酒塞或旋蓋,很多人少不免有種被待慢的感覺,除非那是很便宜的超市酒吧!軟木塞感覺傳統典雅,但一般情況下只有二十多年壽命,老了可能就要換,否則再好的酒也可能會變質。很麻煩?愛軟木塞的人會說,這是浪漫。

記者:周伽然
攝影:陳盛臣
Model:Snow@InterplayWorkshop

環球換塞之旅

■有Penfold首席釀酒師PeterGago出馬換酒塞,支酒閒閒哋可再陳年二、三十年啦!

軟木塞比旋蓋受歡迎,除了將木塞從酒瓶中拔出教人感覺良好外,一般的說法是旋蓋不適合陳年,只適合用於趁年輕飲用的酒上。軟木塞陳年效果最好,可用於優質葡萄酒上,不過,當軟木塞長年累月浸在酒裏時,它的天然物料也就會自然腐朽分解。當酒可陳年五、六十年時,木塞卻可能在二、三十年後已漸漸失去功能,還說甚麼越陳好呢?有見及此,澳洲酒莊Penfolds不定期會舉辦RecorkingClinic(換木塞診所),「只要你手上有陳年15年以上由Penfolds出品的酒,例如Bin389、Bin407或Grange等,就可以拿來讓我們診斷,看是否有換軟木塞的需要,若有,我們就會免費更換。」Penfolds首席釀酒師PeterGago說。這個「診所」自1991年起舉辦,足迹遍佈世界各地包括悉尼、倫敦、蘇黎世、紐約等地,當然也少不了香港。
上月Penfold就在君悅酒店舉行了一天的RecorkingClinic,雖說是免費,但要通過一系列測試,證明有需要才會替你換木塞。首先,要確定那木塞有更換的需要,「如果酒液下跌至瓶頸接近底部的位置,那很有可能因為木塞開始老舊而加速了酒液揮發所致。」PeterGago說;第二步,解開包裹瓶口位置的膠套便可看到木塞的狀態,若木塞的底部已滲滿酒液,例如當日所見一支85年的酒,酒塞底部約1厘米滲了酒,而一瓶61年的更滲了近3厘米的酒,屬於相當嚴重了。當然,肯定木塞老化,仍不一定會換塞,還要確定酒本身未曾氧化。所以拔出舊酒塞後,要立即在瓶裏注入混合了包括二氧化碳的氣體,阻止酒與氧氣接觸,然後倒一小杯來喝,以判斷酒是否適合繼續陳年。不過就算可以陳年,早前已揮發了一點,現在又喝了一點,這瓶酒豈不是很不完整?「這時我們會用最新近的一年重新倒滿,Grange添上Grange,Bin389的添回Bin389。」PeterGago說。但添上新酒在舊酒之上,對原本的酒質沒有影響嗎?「一般來說,總共減少了的酒會控制在15ml以內,即佔整瓶酒約2%,即使倒進新年份酒也沒有大影響。不過我們不會為同一瓶酒換木塞第二次,因為再倒2%新酒進去,就會對酒質有影響了。」

■這裏只是Carlo收藏的酒塞的冰山一角!

1.這支1985年的酒酒液已跌至近瓶頸底部,可能反映酒塞有老化,導致酒液揮發掉。

2.酒塞滲酒亦反映酒塞已老化。

3.當酒塞拔出以後,要立即往酒瓶注入二氧化碳及氮氣等氣體,防止酒與空氣接觸並氧化。

4.PeterGago說,這酒仍相當好喝,換塞讓它多陳20年吧。

5.新酒入舊瓶,只要控制於2%內便沒問題。

6.PeterGago親自在換酒塞證書上簽名,像為酒簽發一張新的出世紙。

7.全新酒塞,比平常我們看到從瓶中拔出來的酒塞胖很多。

8.所以必須用機器把新塞擠入瓶中。

9.大功告成!

不為個別客人換酒塞

除了Penfolds,其他頂級酒莊又會怎樣處理客人換木塞的需求呢?「我們一般不會為個別的收藏家換酒塞,若酒出現酒塞老化的迹象,我們會建議客人盡快將酒喝掉。」波爾多三級酒莊Ch.Palmer拓展總監藍博納說。不過,亦正是Ch.Palmer年前為富豪何鴻燊的一批1961年Palmer換酒塞,難道富豪才使得動酒莊嗎?「那是五年前的事,那批酒基本屬於葡京高層(澳博董事兼營運總裁)吳志誠的,當然與何鴻燊也大有關係。因為那批酒多達600多支,當然不能叫他們盡快喝掉就算吧。但我們在應承換塞前,除了確保酒並未變質,更要確定他們當年直接購自波爾多的酒商,不明來歷的酒我們絕不幫它換塞。而我們在換塞時,幫他們添上去的都是同年份的酒。在這批酒裏,我們就用了16瓶1961年!所以若有個客人跑來我們酒莊說只有幾瓶酒要換塞,我們到底是不是要為他們打開酒窖裏的陳年佳釀?」另一個香港人相當熟悉的波爾多五級酒莊LynchBages則說明,他們不會為個別客人換酒塞,「我們只會為自己酒窖裏的舊酒和為酒商(Negociant)的存酒換酒塞。私人收藏家我們會勸他們早日喝掉。坦白說,假如私人收藏家要換酒塞,多數是要想轉售,但我們並不鼓勵私人轉售的。」LynchBages莊主Cazes說。另外綜合本港各大酒行的意見,似乎除非手上有很大批同一酒莊的舊酒,否則即使願意將酒送回酒莊換瓶塞,大部份酒莊也不會受理。

■當年Ch.Palmer願意為葡京換一批1961年酒換塞,全因數量夠多。

軟木塞V.S.旋蓋

回到最基本的老問題,假如封瓶時用的是旋蓋而不是軟木塞,不就沒有了換塞的煩惱了嗎?其實業界一直為這個問題爭論不休。支持用旋蓋的新世界酒莊例如澳洲、新西蘭和美國酒莊,就指出軟木塞有時會因為壞掉,而導致酒出現怪味,所謂「Cork了」。這個比例,有人說是1%,有人則說高達7%。無論如何,用旋蓋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出現了。
支持用軟木塞的人就對旋蓋嗤之以鼻,先不提開啟旋蓋時不像拔木塞般有傳統的感覺,最實際的問題是旋蓋的設計幾乎完全密封,不利葡萄酒陳年。軟木塞是來自一種CorkOak的樹的樹皮,厚厚的樹皮裏富含防水的軟木脂(Suberin),使木塞可以緊封瓶口,而這原本是樹皮的物質可以讓一定程度的空氣通過,使瓶中的酒可以適度透氣。適度氧化有助酒的香氣和酒質進一步發展,讓酒發展出第二重的陳年香氣,單寧也會變順滑,這才是將酒陳年的原意。有研究指用旋蓋封瓶酒的陳年速度變得很慢,甚至不能變化,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更因酒瓶內的缺氧狀態而令瓶中產生硫化氫(HydrogenSulfide),帶來臭味。

■Carlo自言已過了那個儲酒塞的階段。

儲木塞 科技世紀前的嗜好

愛酒愛得由飲家變成經營酒行,自言沒有認真儲酒塞的Carlo(鄭新熹)隨手已能取出近千個酒塞,「若不是早前搬舖丟了一大批,今天可以給你拍照的將會更多!」Carol笑說。他說從前儲酒塞的人較多,但儲的心態與集郵或收集舊錢幣等的心態都不同,因為酒塞沒有轉售的價值,更不會有人為了酒塞而去開一支酒。「我們那一輩的人初學飲酒時一般喜歡把酒塞儲下,因為那年代拍照並不普及,有時一班人一起喝酒,喝到好的,但人已經醉醺醺,哪裏還有力氣將酒名抄低,最好就是把酒塞收起,之後再到酒行去求證那是甚麼酒,以後便可以再買來喝;另外,也會盡量把飲過的酒塞儲起,當做紀錄。但在酒齡較深後,較便宜的酒便開始不太儲了,喝過的又不儲了,就變成集中儲較貴的酒。再喝久了,就再沒有太大儲酒塞的興致了。」

■相比起其他酒,香檳酒塞與酒質的關係最大。同樣一支無年份香檳,假如開出來的酒塞像冬菇般大(左),代表陳年時間較短,若開出來已經縮到像這個般小,則代表最少已陳5年以上。未經陳年的無年份香檳一般較酸,不夠好喝。

■DRCLaTache2001酒塞上的圖案就是RomaneeConti那片田上的風光。

■Carlo:這個1983年Ch.Palmer木塞在開瓶時已是這個乾扁狀,不過酒的陳年效果仍很好。

■被港人暱稱金鐘莊的Ch.Angelusé,連酒塞頂也有金鐘圖案。

■《神之水滴》使徒酒LePuy的酒塞,在香港要買到這支酒相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