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香港小科學家「星之子」陳易希,很早就答應為「圖靈年在香港」出任「大使」。大使這個名稱好像很嚇人,其實承接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社區文化大使之類文化活動而來。另外香港各中學亦有「藝術大使」,譬如香港導演章國明(邊緣人)乖女章彥琦,因為攝影、繪畫、製作短片,成績優異,她就讀的聖保祿書院,也選了她做「藝術大使」。
只有一位大使,是不安全的,實情大家都忙,軍事行動的時候,未必可以依時出席。我原本希望章彥琦也可以參加推廣工作,但她不巧就是明年那個恐怖第一屆「文憑試」應考生,開始六親不認,平均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我只好退而求其次(開玩笑啦),央她爸爸做「圖靈大使」。老好朋友章國明原是我長期戰友,謝謝他不假思索,即時應承。
「圖靈大使」要做些甚麼事情?其實沒有硬性規定,大使自己可以有自己的靈感。我最初拜託兒童期刊《藍藍的天》編輯曾小敏去「尋覓」陳易希,當時想到的是「代言人」,後來修正。第二位要「尋覓」的是香港科普作家李逆熵,因事延擱,現在仍然希望可以有緣認識他。
以下各位,是最新「俯允」的圖靈大使,不言謝:
何偉龍、黃子華、劉天賜、盧偉力、謝安、岸西、梁鵬威。
何偉龍正在考慮編導一個「圖靈音樂劇」的可能性。黃子華以他自己的方式。但是每一位其實都可以「增光」電腦學者的講座,你問,他答。入中學、大學,甚至小學。
會有卞小星嗎?區嘉雯?黃翠如?──對不起,慢來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