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電喪加電費令全城憤怒,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仍盡力爭取,兩電在明年1月加價前減低加幅,兩電暫未表態。瘋狂加價引發社會對保證兩電盈利的「管制計劃協議」質疑,有能源諮詢委員會委員批評,環境局在09年審批兩電的五年計劃時,已預知電費將大幅增加,在不斷加入資本投資項目及能源價格高企下,喪加電費在明年底仍會重演。 記者:蔡建豪
在公佈明年電費加幅後,邱騰華一直向兩電爭取較低加幅,但三天以來仍未見實際成果。然而,與其說為全港市民爭取,實際是邱騰華為個人「補鑊」。他在08年與兩電達成新一份管制協議時,名義上成功將准許利潤拉低至9.99%,其後在審批兩電的五年計劃時,容許中電及港燈可賺取利潤的資本支出分別達399億元及123億元,當時已預視到電費將有巨額增幅,環境局根本壓不住兩電。
中電指為符合政府減排標準增設的機組,是其中一個令電費增加的成因,但在399億元資本支出中,青山發電廠安裝的煙氣淨化設施,投資只佔90億元,如今整個成本已轉嫁到用戶身上。能源諮詢委員會委員許家驊昨批評,港燈同樣需投資在減排方面達標,難明為何兩電的基本開支相距這麼大。
邱騰華目前唯一有機會說服中電的空間,是中電願意在實報實銷的燃料費方面墊支。港燈預期今年墊支在燃料賬目的負結餘,將由去年的5.6億元增至10億元。中電雖然連續五年錄得負結餘,但中電墊支金額只有5,800萬元。不過,即使中電願意擴大墊支,兩電也只是押後向用戶收回,加上中電稍後搭建西氣東輸的天然氣管道,相信明年底兩電會再次勁加電費。
政府高估港燈差餉及地租
港府與港燈正就退回市區變壓站差餉地租的金額進行磋商,議員促港燈把退款回饋用戶。差餉物業估價署仍計算有關金額,中電也未就退回差餉地租提出申請。
有能源諮詢委員會委員指,在港燈的個案中,政府高估差餉及地租,直接增加港燈經營成本,因此在計算退回金額時,應將港燈被高估的營運成本,因而間接提升電費加幅等因素納入考慮,在退款時更應直接回饋用戶,而非撥入電力穩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