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香港! - 陸離

愛香港! - 陸離

林行止先生日前在專欄說,「把HongKong譯為香港,殖民色彩太濃,遲早要改」。
此處引文第一句,應是「把香港譯為HongKong」的筆誤吧?
上文下理還有:「如果若干年後香港無可避免地改為Xianggang……洪港便一枝獨秀……」
洪港,即是中美地震區、國家洪都拉斯、計劃在北岸海港Trujillo着意建設一座新城,別稱「西方的香港」(HongKongoftheWest)。以港英政府治下的香港為藍本!為模範!
我即時一陣暈眩,起碼有以下4個聯想。
1.鄧小平老早說過:大陸要建設50個香港!
2.因此鄧小平定下「一國兩制」──原意是打造一道銅牆鐵壁,保護香港:主要不是單單為了香港本身,而是更加為了「大陸浴火之後的重生」!微香港,無大陸!(微香港,無辛亥!)物質上,香港不但在大陸「烏天黑地、血流成河」的頭30年,寄油寄鹽寄一切可以寄的東西;精神上,香港更一直是大陸「竹幕封閉世界」的一扇透氣窗!(也是台灣解封之前的透氣窗!)
鄧小平忽略的是:他死後,一些鷹派會說:「先一國,後兩制。」硬是不明白老人家的心:假如「一國」,何必「兩制」?「兩制」就是為了盡量「保護」香港「免疫」於大陸的病菌病毒呀。
3.鄧小平當然愛香港:大陸8964「舊病復發」之後,鄧老南巡,定下「建港」大計,渴望回歸後到港一遊。可惜來不及。
4.1949中共立國之前,百年前後香港何嘗不是N種性質的避難所?回歸之後,「港英保護罩」沒有了,香港如何「免疫」?是負面講粗口、掟東西?抑或正面愛港救港、肯定病前的香港?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