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先後在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終於炸爛了日本狼子野心,宣佈投降,結束二戰。吃過原爆的苦頭,日本戰後一直有核三不政策,即不製造、不擁有、不運進核武。但說一套做一套,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藤村修昨日(周四)公開一個驚世消息:當局最近在大量核廢料中發現了一批未向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申報的核物料,包括可用來製造核武的濃縮鈾和鈈。
據悉,早於去年10月,日本原子能開發機構在茨城縣的大洗研究開發中心,在核廢料中發現一定數量的未申報核物料。文部科學省今年8月跟進,在全國262個核相關設施調查,結果在14個設施的核廢料中再發現大量以往未計算或未申報的濃縮鈾和鈈等核物料。
企業發現4噸低濃縮鈾
這些核相關設施都是IAEA登記在案的機構,其中在茨城縣東海村的原子力科學研究所,就發現了2.8公斤、混了石屎的高濃縮鈾和636克的鈈,相信那些濃縮鈾是由美國入口,用作實驗樣本;在一間私人核燃料生產企業中,則發現約4噸低濃縮鈾。其他未計算和申報的核物料,估計藏在中部電力公司、北陸電力公司、中國電力公司及多家核能相關企業的核廢料內,但總量仍在核實中。日本正跟IAEA非正式協商,希望免遭IAEA或國際社會批評。
鈾是存在於自然界中的一種稀有放射性化學元素,民用核能抑製造核武都必須濃縮鈾。濃縮鈾按鈾235含量高低,分為高濃縮鈾(20%以上)、低濃縮鈾(2-20%)和微濃縮鈾(0.9%-2%)。鈾235含量超過85%的屬於武器級濃縮鈾。
IAEA一直透過控制各國濃縮鈾活動,防止核武擴散。日本1957年成為IAEA成員國,20年後又簽署接受IAEA審查的《保障措施協定》,日本有義務就核物料統計向IAEA報告。但日本一直未申報藏有濃縮鈾和鈈,原因引起懷疑。
秘密容許美核武進口
日本一直傳出對核三不政策陽奉陰違,更擁有製造核武能力。有解密文件就曾揭露,美日1950和60年代曾有核密約,秘密容許美軍核武進入日本。日本以核電為名,儲存了100噸鈈,但發電用後仍餘下62噸,足以製造7,500校核彈頭。1995年日本《寶石》雜誌就曾披露,以日本先進的導彈研發能力,183日就可造出一枚原子彈。2002年,時任日本在野自由黨黨魁小澤一郎更揚言,一夜間可製造數千枚核彈頭,反制中國。
中央社/日本《每日新聞》/《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