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境外人民幣回流內地的「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FDI)出台至今兩個月,商務部昨透露,已有74宗獲批,約涉資165.3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有七成來自本港。 記者:董曉沂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與滙豐銀行香港總裁馮婉眉,昨不約而同指,在FDI帶動下,本港的人民幣存款將有更多出路,人民幣貸款需求勢必上升。
為推動FDI發展,商務部副部長王超昨在研討會上表示,願意聽取市場意見,減少相關程序。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黃峰則指,獲批核的FDI當中,有13宗涉資逾3億元,需由商務部直接審批,其餘均由地方政府審批。
明年發點心債料倍增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表示,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有先行者優勢,亦可阻隔外圍市況波動對內地的影響,亦可以成為內地資金走出去的橋頭堡。他續指,在本港發行的人債量已達1000億元,有助本港人民幣投資多元化。
陳家強則表示,剛獲審批的人民幣FDI項目,因為並無限制資金來源,故他認為這個資金回流內地市場的渠道,將有利本港人民幣融資發展。馮婉眉亦認同指,不少內地企業或會在港借人民幣支付內地的資本開支,故她料FDI可刺激人民幣借貸需求,甚至催生更多人民幣相關的融資途徑。
此外,馮婉眉亦預期,人民幣離岸需求因受FDI刺激上升,當中點心債將成受惠者。她估計,明年點心債發債量將較今年增1倍至2600億元至3100億元,令累積發債量達4000億元至4500億元,令停泊在港的巨額人民幣存款有更多出路。
滙價不會再單邊向上
不過,發債需求上升亦會拉高發債成本,馮婉眉預期在不久將來,客戶或因銀團貸款成本較發行點心債為低,加上部份客戶對人民幣貸款興趣甚濃,在市場推動下或會見到人民幣銀團貸款的出現,變相推動人民幣業務變得更多元化。
至於人民幣升值問題,馮婉眉預期未來12個月內,中央政策將由應付人民幣升值移向人民幣國際化。而近期人民幣滙價跌不停,離岸價(CNH)與在岸價(CNY)更出現倒掛情況,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認為,兩地人民幣價格僅相差約2%,屬健康水平,而人民幣滙價向下,更能反映人民幣市場能在供求影響下發展,不會再見單邊向上的情況。
人民幣FDI部份新資料
‧10月至今,通過審核的人民幣FDI項目有74宗,涉資165.3億元人民幣
‧境外企業申請人民幣貸款,原要商務部同意始能辦理,現相關規定已取消
‧商務部於8月諮詢市場意見後,允許FDI歸還企業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