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股市場當黑,中國多金屬(2133)昨首日掛牌暴瀉39%,收1.35元,不僅是今年首日表現最劣的新股,更是近年「潛水王」,保薦人花旗失威。
消息稱,多金屬公開發售部份僅獲20%共998.5股認購,觀乎昨成交達1.12億股,反映股價大跌與機構投資者掟貨有關。
公司低價買礦大升值
儘管機構投資者及散戶「重傷」,但大股東冉氏家族卻賺到笑不攏嘴,因為中國多金屬兩年買兩礦勁賺245倍,間接令大股東身家大升。據招股書顯示,多金屬於09年5月以代價900萬元(人民幣.下同)從獨立第三方騰超礦業手上收購獅子山礦場,其後一年又以202萬元代價,向雲南省國土資源廳購入大竹棚礦場為期三年的探礦權,兩礦總代價僅1102萬元,與公司目前27億港元市值相比,確實是「蚊同牛比」。
多金屬以下限2.22港元定價,折算市值高達44.4億港元,意味單計買礦成本,大股東兩年賬面已獲利402倍,即使昨日股價大跌四成,賬面獲利仍高達245倍,而計入獅子山礦場出售礦石所得收益,大股東利潤將更豐厚,反映大股東受惠公司上市,身家得以大幅膨脹。
被問及公司未來能否再重施故技,以極低價格收購礦產,執行董事兼地質及探礦主管黃衞稱,未來項目的收購作價一定會較過往為高,而且現時考察的項目多牽涉數個潛在買家,故目前收購價已較過往至少高80%。
目前多金屬僅有獅子山礦場在產,選礦能力為每日2000噸,大竹棚礦場仍在勘查階段,而且公司仍未有計劃替其申請採礦許可證,其餘的蘆山礦場、李子坪礦及大礦山礦場仍在勘探中,2013年前都不會有盈利貢獻。
黃衞表示,公司不會單獨營運獅子山礦場,目前正考察4至5個有色金屬礦,併購目標的規模約50萬噸礦石,考察地區亦不限於內地雲南及四川,公司會到緬甸及老撾物色潛在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