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簽名撐清潔保安衞署外判計劃胎死腹中

醫護簽名撐清潔保安
衞署外判計劃胎死腹中

【記者盧文烈報道】衞生署計劃進行大規模外判行動,明年10月將旗下六家診所及健康中心的保安和清潔工作外判,涉及60多名政府僱員,但外判大計遭員工強烈反對,早前發起簽名運動,連不受影響的醫生及護士也加入聯署,最後迫使署方暫時擱置計劃。但工會擔心此乃署方權宜之計,不久將重推計劃,影響服務質素及員工飯碗。
衞生署早前通知員工,明年10月推行外判先導計劃,涉及麥理浩牙科中心、公共衞生檢測中心及屯門眼科中心等六個地點,屆時在這些地點工作的政府二級工人及合約雜工,要調往其他地方工作。
職工盟組織幹事吳冠君表示,員工對外判非常不滿,早前發起聯署,收集到300個包括醫生及護士的簽名。工會日前與衞生署開會,署方承諾暫時擱置計劃。他說,雖然外判計劃與醫護人員無關,但他們都站出來為工人發聲,最主要原因是擔心一旦落實外判,服務質素大受影響,「好多員工都做咗十年以上,當年沙士、豬流感都站在最前線抗疫。有時人手唔夠,佢哋會幫手送遞文件,或者病人接待,外判工人肯定唔會提供咁嘅服務。」

工會憂署方重推計劃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稱,二級工人主要擔心外判後被調往偏遠地區工作,合約工更可能約滿後飯碗不保,今次事件反映團結的重要性。但工會擔心,署方日後會重推計劃,「就算唔一次過做,都會陰啲陰啲咁做」。他說,今次應是署方歷來最大型的一次性外判行動,過去十年署方為慳錢,已逐步將部份保安及清潔外判,同一部門出現合約工、外判工及公務員三類僱員,同工不同酬下,影響服務質素。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98年起開始外判部份診所的清潔及雜務工作,去年邀請效率促進組全面檢討部門轄下診所一般支援服務安排後,計劃將診所的設施管理服務整體外判,以加強合約管理及提升效率。員工不會因此被遣散,部門會安排他們調職至其他工作崗位。部門早前與員工代表會面交換意見,正檢視外判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