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容院硬銷手法層出不窮,又有在醫院兼職的中年雜工誤墮消費陷阱。月入僅3,000元的女事主聲稱最近五個月十多次遭美容院職員趁她衣衫不整享受療程時取走信用卡疲勞轟炸式推銷,她受壓下合共簽賬28萬元買下只有一年限期的十四項療程,畢生儲蓄盡失。 記者:廖潔雯
麥女士(58歲)收到由鍾嘉欣代言的詩琳美容來電推銷優惠價試做美容服務,今年6月初試用時即被游說購下8,000元面部美容療程,及後每次使用服務均被車輪式推銷,職員更多次趁她衣衫不整享受療程時從她手袋中取出信用卡,「職員講得好小心,佢話︰『我唔可以攞你張卡,但係你可以睇住我攞你張卡』」。她不方便走動,又不勝受壓,眼睜睜看着職員取卡簽賬買下脫毛、肚燭、按摩等療程。
AEON卡信用額1萬變6.5萬
麥女士嗚咽說:「真係好後悔!我試過話唔買或者諗吓先,佢哋唔理,一時話機會難逢、每個月都係幾百蚊,一時又話已經落咗定、唔交尾數就乜嘢都冇晒。」她結果以三張信用卡簽賬近18萬元,其餘金額以現金或易辦事繳付。其中兩張信用卡的信用額較高,達7.2萬元及5.2萬元,另一張AEON信用卡信用額只1萬元,不知為何可簽賬達5.2萬元,查問下得悉三年來AEON不斷增加信用額,近日已達6.5萬元,「我一直以為得1萬蚊信用額,冇留意AEON喺我去美容院嗰段時間加到咁高」。AEON表示會按客戶用卡情況及還款表現增加信用額,並於月結單上顯示,客戶可隨時提出減少信用額。
詩琳稱事主每次都愉快離開
香港信貸及收賬管理協會主席盧世傑不評論為何家庭主婦可擁如此高的信用額,他指出,發卡公司擁有絕對審批權增加信用額,可根據客戶的付款習慣及用卡情況增加或減少信用額,市民稍欠定力易墮負債深淵,「如果發卡公司相信個客有能力還款,梗係想做多啲生意啦」。
詩琳美容以諮詢法律意見為由,未有回覆本報查詢。麥女士手持詩琳回覆消委會的信件,信中表示她首次試做療程後感到滿意,繼而購買療程,每次均「帶着愉快的心情離開」,詩琳認為她可能因家庭壓力而作出與事實不符的描述。鍾嘉欣至截稿仍未回應。消費者委員會今年首10個月統計顯示,有關美容的投訴達710宗,其中196宗涉及銷售手法。該會表示,市民若擁有多張信用卡,應小心計算簽賬額及還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