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燃氣市場執位!民企新奧能源(2688)夥拍央企中石化(386)昨聯手向中國燃氣(384)提出167億元收購建議,但市場認為交易「未見其利,先見其害」,長遠雖可令新奧登上內地最大城市管道燃氣分銷商寶座,惟短期勢令其墮入債台高築陷阱,三大評級機構遂將新奧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即評級可能下調,新奧未來融資更趨困難。 記者:陳韻妍
據新奧及中石化的收購建議,作價為每股現金3.5元,較中燃復牌前溢價25%,最高收購價167億元,新奧及中石化各佔55%及45%。不過,中燃強調,目前尚未就有關收購建議與新奧等進行洽談,意味新奧等可能只是一廂情願,交易可能較預期棘手。
新奧負債增至121%
摩根士丹利表示,是次交易長遠無疑可為新奧帶來協同效應,但短期增加融資風險,鑑於中燃表明未與新奧等洽商,反映新奧在收購中燃的進程上定必困難重重,收價成本定會提高,而且新奧明年上半年要償還一筆過渡性貸款,故併入中燃短期弊多於利。
未來資產估計,倘新奧成功收購中燃55%股權,明年底淨負債比率將大增87個百分點至121%。標普、穆迪及惠譽均認為,收購會明顯提高新奧負債水平,而且未來數年現金流貢獻不多,遂關注新奧債務風險,未來或將新奧降級。
「空軍」亦向新奧投下不信任票,新奧沽空金額急升至3872.4萬元的18個月高位,沽空比率升至18.77%,為兩個月新高。新奧股價昨跌2.58%,相反中燃受收購消息刺激,大升20.36%。新奧財務總監鄭則鍔反駁,指交易未定案,目前還在跟中燃董事會接觸,最終收購價可能低於167億元,而公司截至上半年現金超過9億美元,證明有足夠能力應付收購,若最終收購成功,將維持中燃上市地位,意味新奧及中石化最終股權比重將為約38%及約36%,而併入中燃後,雙方在城市燃氣管道項目可實現優勢互補。
有助提高議價能力
高盛認為,新奧併入中燃後,明年天然氣總銷量可達106億立方米,佔內地市場份額7.1%,意味將成為內地最大城市燃氣分銷商,有助提高議價能力,中石化亦可藉收購中燃股權,獲得有效的下游燃氣分銷平台。
事實上,以中石化的規模來說,中燃對其微不足道,預計為中石化帶來盈利不足1%,但收購意義卻很大,因過往中石化併購的天然氣項目均以上游勘探及開採為主,參與收購中燃,可謂破天荒向天然氣下游業務踏出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