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27歲男子隨東瀛遊旅行團到北海道旅遊後返港,證實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出現發燒及腹瀉等症狀,現留醫深切治療部,情況嚴重。與該名男子同行的團友及領隊均已接受檢查,無人出現症狀。專家指腦膜炎雙球菌主要經飛沫傳播,潛伏期由24小時至兩周,衞生署須徹查病人於本地或於北海道感染。
留醫律敦治情況嚴重
該名居於灣仔、健康良好的男子於本月四至八日,隨東瀛遊到北海道旅遊,返港後兩日出現發燒、腹瀉、發冷及發抖的症狀,翌日到聖保祿醫院求診。病人同日轉送律敦治醫院,入住深切治療部,其血液樣本證實含腦膜炎雙球菌(Neisseriameningitidis),現時情況嚴重。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指,與男病人同行的團友及領隊均無相關症狀,調查仍繼續,中心已將個案通知日本衞生當局。這是今年第七宗確診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個案,去年及09年分別有兩宗同類個案。
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表示,男病人參與的北海道五天團共有38名團友及一名兼任導遊工作的領隊。他指男病人於旅遊期間無表示不適,但衞生署曾向旅行社表示,不排除男病人旅遊期間值潛伏期,故已安排團友和領隊接受檢查,暫未發現再有人感染。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年輕人為腦膜炎雙球菌的常見感染對象,及早服抗生素可防惡化,否則可於病發數小時內致死。倘如上述男病人般,併發嚴重腦膜炎,也可引致如傷殘的後遺症。
雙球菌經飛沫傳播
何栢良說腦膜炎雙球菌主要經飛沫傳播,相信男病人與帶菌者接觸後感染,由於潛伏期由24小時至兩周,衞生署須調查清楚他是在本港或於日本感染。衞生防護中心則提醒市民要常洗手、避免到人多擠逼的地方及避免與有發燒或劇烈頭痛症狀的病人作親密接觸,可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