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資金仍然趨緊,連藍籌利豐(494)都研究要加入放數行列。基金界引述消息透露,利豐正研究開辦新業務,為供應商提供財務融資。分析員認為,如集團落實方案,肯定屬壞消息,反映供應商經營環境確實轉差,而利豐承擔的壞賬風險亦相應提高。
記者:吳綺慧、陳健文
利豐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否認有計劃創立新業務去幫供應商融資,但過去一直有為非常個別的廠商提供信貸。
而上星期利豐出席花旗舉辦的研討會時,管理層就曾在會上透露,研究把供應商融資列為新業務。花旗其後在報告中亦有提及。
收唔到數風險恐升
有業內人士形容,利豐其實一直都有提供短期借貸予供應商,以協助他們周轉及採購原材料,而這方面的收入,利豐通常會以「供應商回贈」(rebate)的方式來入數,故認為今次利豐研究做融資並非新鮮事,只不過是把過往一直在做的生意「正常化」。
有關注利豐的基金經理表示,從來不知集團有做融資,不過對此未感意外:「如果有好嘅供應商,利豐借錢畀佢哋去買料、撐住佢哋以確保供應,咁都好正常。不過呢項唔係好消息,一來話畀大家聽個市真係好差,廠商無錢;另外利豐應收賬可能會差咗,亦多咗收唔到數嘅風險。」
不過,有外資分析員認為,現時廠商最大的問題,不是欠缺「水源」,反而是無足夠利潤:「被壓價壓得太緊要,佢哋利潤率已經低到情願休息停工,計埋仲着數。就算利豐借錢出去,都唔代表留得住佢哋。」至於壞賬風險,該分析員相信以目前市況,應該不算很大。
工總:好多客都係咁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亦表示,利豐借錢予廠家屬正常做法:「好多客戶都係咁做。08年金融海嘯時就最多呢種情況。」
劉展灝指出,由於聖誕節檔期定單的資金經已「回籠」,故目前廠家的資金壓力不大,但有聽過工廠因無定單,已提早於今個月放農曆新年長假,過埋年先再開工。
他估計,到明年2至3月便知道會否出現新一輪工廠倒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