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首天,國務院旗下國資委披露擬將石油石化、電網、通訊服務等企業定性為公益型國企,亦即是說,該等企業或將喪失產品定價權。
國務院旗下國有資產委員會副主任邵寧表示,未來的調整會將國企劃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公益型國企和競爭型國企。在中央層面公益型國企包括如石油石化、電網、通訊服務等領域的企業,而在地方則包括供水、供氣、公共交通等方面的企業。
邵寧提到,公益性質國有企業的改革涉及四個方面,其中行業監管上最為敏感,因涉及價格、服務標準、成本控制、收入分配、資源配置和行業限制,提高透明度,防止企業利用壟斷地位損害社會和公眾的利益。
擬列為公益型國企
公益型國企具備四個特徵,首先,其產品關係到國民經濟發展基本條件;第二,在經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壟斷或寡頭競爭;第三,定價機制由政府控制,該類企業自身沒有定價權;第四,企業社會效益高於經濟效益,應經常承受政策性的虧損。
邵寧稱,新定義目的一方面是要防止企業利用壟斷地位損害公眾利益,另要國企將承擔破產退出風險。
競爭型國企有那些公司。邵寧稱,此類國企政企分開更為徹底,政府既不應該干預企業的決策和內部事務,對此類企業也並無扶持幫助的義務,如寶鋼、中糧、一汽、中國建材(3323)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