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今日公佈教科書檢討報告,「冇牙局長」孫明揚今年中曾稱會招標出版官方教科書,逼書商減價,但報告認為不可行。當局改為放寬出書門檻,引入競爭,令書商減價。開拓電子教科書市場是其中一個方案,但書商指開發成本貴過出印刷版,無助抑壓書價。
教育局今年逼書商落實教科書和教材分拆定價,書商集體抵制下,只有小量新書分拆,定價僅比舊版低一成,甚少學校使用。孫明揚當時表明給書商一年寬限期,若屆時不全面分拆,會招標出版平價教科書,但書商堅持分三年分拆。
毋須一整套書送審
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領導的教科書檢討小組研究如何降低書價。據了解,小組認為政府招標出書問題甚多,如應售賣抑或免費給學生使用,最終放棄此方案。當局認為,降低書價首要是引入競爭,降低入行門檻。當局將准許書商毋須一整套書送審,可選擇局部送審,縮短開發時間,降低成本,令書價有望回落。
現出版一套教科書需時一年多至兩年,成本數百萬至2,000萬元,與官僚主義不無關係。有書商舉例,如新高中部份科目的選修單元,早料很少學生選讀,但教育局規定須全部出齊才能出版一套書,成本因而增加。
現時活躍的書商只有約20間,業界歸咎教育局的政策令約30書商結業。但從書商定價相若到集體拒絕分拆定價,可見已呈寡頭壟斷。有書商負責人指,盈利超過10%的書商只有三數間,其餘盈利只有數個百分點,無法大幅減價,現定價八折批發新書給書局,之後一般以九折賣給學生,若當局逼減價只好提高批發價,書局減折扣,學生最終無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