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家公司公佈遜預期的第三季業績後,各大券商均大幅下調今、明兩年盈利預測,但瑞信董事兼亞洲(不包日本)中小型證券研究部主管劉紹文直言幅度不夠,預料當大家掌握更多資訊後,將再掀起新一輪大規模盈利下調及降級潮。
他說:「從出口及內需領域企業得到嘅資訊顯示,5月開始走下坡嘅出口定單固然仲係咁差,歐洲相關嘅定單完全無好轉之餘,內需定單亦開始唔得……由於出年農曆新年喺1月,理論上應該喺家入貨,咁樣啲單都係唔得,好得人驚。」
他指根據統計,瑞信有研究的香港中小型股份明年平均盈利預測增幅為15.3%,市場對中國中小型企業前景更樂觀,平均仍然預測明年盈利可錄得約21.5%增長。他相信,按目前定單情況估計,明年整體盈利很難會有這樣理想的增長幅度。
現時情況差過海嘯
劉紹文更認為,由於現時內地生產成本較3年前上升了不少,目前企業所面對的風險,較08年金融海嘯時有增無減。
他說:「雖然廠家兩次同樣都係面對生意大減嘅難題,但因為上次各國好快聯手救市,所以上次啲定單只係好快咁大跌,但又好快咁回升番……今次就好唔同,好似溫水煮蛙咁,唔聲唔聲慢慢咁殺埋身,跌咗成半年,至弊又見唔到盡頭。」
「過去3年內地人工每年升成十多個巴仙,雖然近排原材料價格跌咗唔少,但整體嚟講,家生產成本都高過08年好多,生意跌,成本升,產能又多咗,結果咪係毛利率收縮囉……啲細廠喺年中開始執笠,情況可能會持續到出年4、5月。」劉紹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