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十年代,前養和醫院院長李樹芬醫生捐錢捐地,支持香港大學,在瑪麗醫院對面的沙宣道,興建醫學院的大本營。位處醫學院中心位置的李樹芬樓,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教學和科研設施,提供一個美好環境,孕育一代又一代的優秀醫生。
轉眼三十年過去,隨着醫學院的發展,沙宣道口的地方已不敷應用,設施亦變得非常殘舊,追不上時代需要。九十年代初,香港教育學院成立,位於沙宣道的羅富國師範學院遷入大埔。當時的港大醫學院院長馬鍾可璣教授,得到當年的政府官員陳方安生女士和陳祖澤先生的支持,成功爭取在羅富國舊址興建先進的醫學院大樓。
重建計劃預算把醫學院的實用面積大幅增加,應付未來三十年的發展需要;可是受到大學資助委員會的方程式所限,政府未能全數撥款,最後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基金和其他社會善長大力支持,李樹芬醫學基金也再次捐助,使計劃可以順利推行。經過整整十年的籌劃和興建,經歷四任院長,醫學院終於在2002年4月遷入新大樓,為未來發展奠下基石。
前輩高瞻遠矚,加上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港大醫學院的教學和科研成就屢創高峯。轉眼又十年,「新」大樓再次飽和,地方已不敷應用。慶幸早年有遠見,大學積極爭取李樹芬樓舊址重建。新的學術大樓最近落成,正好趕及應付醫學院的新需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才,我們一定要眼光遠大,站得高,看得遠。
養和醫院副院長
梁憲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