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體彩繪你聽過沒?昨日中國、老撾、越南等多國畫師齊集雲南邊城的「牛體彩繪大賽」呈現滇南邊疆文化。
「請20號作品上場,21號作品準備。」「請讓27號作品轉一圈。」……11日,雲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有40多頭色彩斑斕的水牛變身藝術品,又如披上彩衣的模特兒。牛角長達1.2米的「大角」和母子雙牛成追拍明星。「主要分牛頭、牛角、牛身兩個面、牛腳五個部份,我和4位同學完成了這幅『大山兒女』。」雲南藝術學院的楊靖威忙着給彩牛補妝:「牛體上畫畫,不像在紙上精細,多採用大色塊大圖案的方法作畫,大象、龍馬、三國姑娘是最受青睞的主題。」
冠軍獎金10萬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一城連三國」,邊民交往頻繁,常跨國趕集。老撾畫師散梯獎第一次在牛身上作畫,畫的正是邊地人民農耕生活:「三國國旗下,各族人民耕田勞作,有的在樁粑粑,豐收穀子金燦燦!」
今次共有48個隊伍參與此次大賽,冠亞季軍分獲10萬、6萬、4萬元人民幣獎金,其中臨滄的藝術家繪畫的彩繪牛奪得冠軍。「下屆我們也拉一頭來畫畫。」獎金這麼高,看得圍觀群眾心癢癢。
牛體彩繪有故事,相傳名叫龍嘎的哈尼族小夥帶牛春耕時遇猛虎,打鬥中牛身汗、泥、血混雜在陽光下猶如怪物,嚇呆了老虎,自此村民採集樹葉山花,塗抹牛身以驅逐虎豹。傳承下來每年秋收後,用五彩顏料把牛打扮得絢麗多姿歡慶五穀豐收。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