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集團(1105)主席何柱國召開記者招待會,反駁行政長官參選人梁振英指《星島》報道失實的指控,成為城中熱話,不少人對我說,這記招是特首選舉期間最高水平的一件事。很多年之後,梁振英緋聞、唐英年瞓棺材等事情,會變成褪色的回憶,但香港人不會忘記何柱國記招的表現。
何梁之爭,重點是兩個字:公道。何柱國不滿梁振英批評《星島》報道失實,用的字眼是:「佢嘅指控對《星島》唔公道」,而梁振英指《星島》報道失實,結語一句是「公道自在人心」。公道是一個主觀,甚至虛無的詞語,分析起來有難度,我選擇以一把客觀的尺來分析何梁之爭,這把尺叫企業管治。
以企業管治來分析何梁之爭,合適不過,因為梁振英是星島的非執行董事,即是何柱國和梁振英不是普通朋友,兩人之間有一段正式的關係。首先要更正一件事,何柱國指梁振英出任星島非執董9年,根據紀錄應該是11年,梁振英自2000年加入星島董事局。可能關係太久,何柱國記錯了,不過9年或11年分別不大,事實是何柱國和梁振英關係密切了一段長時間。
大股東揀董事講求安全
上市公司每年最少要開4次會,除了正式會議,董事通常會被邀請出席公司的大型活動,例如周年晚宴,每年星島舉行傑出領袖選舉,梁振英被安排坐主家席,有份上台祝酒。單是星島的關係,何梁每年見面起碼5至6次。另外,何梁同是現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只有16名常委,正式和非正式聚會,每年應該有2至3次。據我估計,何梁每年見面平均8次,即隔個多月見一次。何柱國指他跟梁振英關係好過唐英年,可信程度甚高,各位自問,閣下最要好的朋友,一年見到幾多次?
許多人批評,上市公司董事局是大股東操控的私人俱樂部,執行董事是管理層,由大股東委任正常不過,但非執董其實也是大股東邀請加入董事局,而被邀請的條件通常有兩個:1)「信得過」;2)「好相與」。大股東邀請一些獨立思考、敢做敢言的人加入董事局,以監察公司運作為目的,個案不是沒有,但少之又少,大部份大股東挑選上市公司董事局成員講求安全。
安全為上甚有理由,近年香港企業管治水平不斷提升,董事局擁有越來越多的權責,它的構成可以是一個俱樂部,但董事局的運作必須有規有矩、有板有眼。上市公司時時刻刻受證監會和港交所(388)監視,監管水平越來越嚴,董事局不可能嘻嘻哈哈,有很多實質兼牽涉法律和其他規例的事情要做得妥當。可肯定的是,大股東不會隨便搵個中學同學加入董事局,董事一定要「信得過」,不會搞搞震,不提出不必要的難題,為管理層添煩添亂,並且要「好相與」,有時管理層要做一些見仁見智的事情,要得到董事局認同,董事可能要隻眼開,隻眼閉,總之過到法律這一關便不多問。
大義滅親處於道德高地
有些人出任十幾間上市公司董事,表示這些人才智過人?當然不是,只表示這些人擁有人所共見「信得過」和「好相與」的聲譽,安全系數高。何柱國被問及與梁振英是否仍是朋友,他的答案是:「佢叫我食飯,我梗會去嘅。」我肯定在梁振英計劃參與特首選舉之前,何柱國形容梁振英為好朋友,我的理據簡單:梁振英任星島董事11年之久。
梁振英是超級有頭有面人士,不少這類人士不願出任上市公司董事,原因是不想招惹證監會和港交所,帶來的不必要麻煩。90年代梁振英曾出任多間上市公司董事,在回歸之前辭去職務。根據手頭上紀錄,過去10年,梁振英只出任兩間上市公司董事,一間是瑞安房地產(272),其大股東羅康瑞是梁振英的主要支持者,另一間就是星島。從以上的客觀資料見到,何柱國和梁振英有密切關係,而且有了一段長時間。何柱國說他跟梁振英關係好過唐英年,我信。
撇開何柱國在記招表現出的口才和腦筋轉數,更重要是他處於道德高地,因為從何梁的關係看何梁之爭,我聯想到的四字詞是「大義滅親」。何梁這麼熟,但何柱國「竟然」在特首選舉期間高調抨擊梁振英,打擊梁振英的競選聲勢,間接支持唐英年,何柱國一定擁有外人不容易理解的堅定信念。把何梁之爭解釋給不理港事、頭腦清醒的外國人,外國人的結論是,何柱國這樣對好朋友,一定有理由,因此何柱國立不敗之地。
特首選舉重要轉捩點
普通人面對好朋友的不公道指摘,處理方式不會是召開記招。即使被好朋友冒犯,何柱國身為傳媒集團主席和社會知名人士,應該知道自己的公開言論是有份量的,何柱國可選擇私底下跟梁振英講數,或者萬事留待特首選舉之後再算,免得影響好朋支梁振英的選舉機會。何柱國雖然處道德高地,但不代表他一定要去得這麼盡,他為何要這麼高調?梁振英和唐英年之間,何柱國可能較支持唐英年出任特首,但較支持不代表要高調奚落梁振英。
有人說,何柱國為人率直,召開記招不稀奇,但梁振英身為何柱國好朋友,為何明知道他的個性,還要公開批評星島,觸怒何柱國?表層上問題太多,表層下一定多暗流。
無論如何,從客觀的企業管治角度看,何梁之爭,何柱國贏晒,這是特首選舉的重要轉捩點。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