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台的身影 - 李怡

下台的身影 - 李怡

廖暉「退而不休」,視他已離職的港澳辦為「禁臠」,天天回去霸用主任辦公室。這很符合中國機構或中國人企業的「性格」。
台灣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既是知名企業家,又是著名京劇票友,八十高齡還粉墨登場票戲。他常常不經意地流露出「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智慧與哲理。他認為戲和人生都最該重視「下台的身影」,他說「上台容易,下台更難」,「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下台的背影要很漂亮」,梅蘭芳的戲唱得好,就是因為梅蘭芳「背後有表情」。
演戲須重視下台背影。好文章也重結尾,最後幾句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從政者更是如此。辜振甫生前說,「一個領導者下台時的背影要優雅。」
中國的戲劇舞台雖有重視下台的傳統,但政治舞台和企業舞台則無此傳統,下台的人往往走得很難看。在權力核心的人,總是退而不休,名義上退了卻還要垂簾聽政,做太上皇。政治權力中不僅最高層如此,甚至一個部門主管也如此,總退得扭扭捏捏,要退又依依不捨。別說背影漂亮優雅了,恐怕連退的背影也看不到。
任何事情都是有始有終的,任何演出都要落幕的,任何人生旅程都要走完的,為什麼不走得漂亮優雅一點、給後人留下好印象呢?
在中國大陸,退而不休還有體制的原因。儘管大陸政界的退休都會保持原有待遇,然而一旦握緊的權力鬆了手,就會像手中的鳥飛走似的,永遠抓不回來也。沒有權,就不會有前呼後擁,許多明的更多暗的利益也不翼而飛啦。所以「下台的身影」絕不會漂亮,只要不那麼難看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