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四歲的女孩 - 高慧然

兩個四歲的女孩 - 高慧然

同一天,報紙出現兩單新聞,主角均是四歲女孩。一個是香港女孩,一個是黑龍江女孩。前者被家長獨留家中,睡醒後見不到媽媽,攀廚房無窗花的窗,墮樓身亡;後者在零下十七度的嚴寒中,穿破褲爛鞋,搬煤、透爐、煮食照顧常年躺在床上的殘父癱母,不但負責父母飲食,還得替他們倒屎倒尿。人生中最害怕的事情是被好心人收養,因為擔心自己走了沒有人養活她的父母。
兩宗都是悲劇,本文想討論的既不是悲劇本身,也不是家長和社會的責任,只想說說人的潛力。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原來,為勢所逼的話,一個四歲的孩子不但可以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還有能力照顧兩個成年人,搬煤、點火爐、煮飯、煲粥、洗衣……生活過早地磨練了一個孩子,若干年後,這些不堪的經歷卻也可能轉化為她的財富,讓她自小明白責任和承擔,學習面對人生中所有迎面而來的困難,嘗試用自己的方法一一化解。
富裕社會中,即使是住公共屋邨的孩子,也被父母過度照顧,父母包辦孩子的一切,恨不能包辦孩子的人生。所以,很多孩子上了中學生活仍無法自理,更不明白責任為何物。那個墮樓身亡的四歲女童,父母有無法推卸的責任,很明顯,平時沒對孩子進行危機教育。很多家長總認為孩子太小,教育也好、磨練也罷,不必急在一時,其實,孩子的潛力無窮,看家長如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