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峯會後 兩難關須解決

歐盟峯會後 兩難關須解決

【本報綜合報道】歷時兩天的歐盟峯會於歐洲時間上周五傍晚結束,最終獲得歐盟27成員國中的26國同意加入,僅剩英國拒絕參與,象徵歐洲各國就解決歐債問題向前跨進一步,而歐洲財政聯盟的雛型亦隱約可見。

憧憬歐央行加碼放水

歐盟達成財政協議之後,市場對峯會成果反應尚算正面。不過,歐元區接下來仍面臨兩大難題急需解決,其一是歐洲央行會否進一步擴大債券購買規模來穩住市況,特別是近月異常波動的歐洲國債市場;另一關則是評級機構標普如何看待峯會成果,是否會繼續執意下調歐元區成員國的主權評級。
在歐盟峯會召開前數天,標普將15個歐元區國家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有分析指,上述兩大難題互有關連,因為歐元區債務前景,其實取決於歐央行是否會用行動來支持國債市場。不過歐央行執委EwaldNowotny在峯會結束後仍表明,歐央行目前實施買債計劃是針對市場失調所採取的合理措施,目前並沒擴大的可能性。
至於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HermanVanRompuy)在峯會後記招上表示,峯會上有26個國家的領袖表達參加的意願,雖然歐盟未能達成整體修例的目標,但結果亦令人欣慰。范龍佩表示,該協議最遲會在明年3月簽署,26國代表將於下月再次開會就細節進行磋商。其實在峯會結束首日會議時,僅得23國表示同意修例建議,匈牙利、瑞典及捷克仍要考慮,但在第二天會議被成功游說,表示有加入傾向。范龍佩亦表示,部分國家可能需自行就上述協議進行公投程序。
與此同時,唯一對組成聯盟說不的英國現時則處境尷尬。英揆卡梅倫在會後更被法國總統薩爾科齊當其透明,上前握手亦不得要領。有指卡梅倫今次決定雖贏得保守黨人支持,但卻令英國在歐盟內更加被孤立,亦被視為與德、法決裂。
此外,峯會同時確認克羅地亞簽署加入歐盟,只要該國通過公投,將會於2013年7月正式成為歐盟第28個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