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峯會結束,這是一個大攤牌的會議,過去幾年,如何處理歐債危機有兩個極端建議,一是德國堅持的,要求歐元區政府交出部份財政自主權,這樣德國才願意出手救歐債,二是逼歐洲央行印鈔救歐債。
12月9日結束的歐盟峯會可以說是德國的大勝利,不但歐元區17國全部同意簽訂這個新的條約,交出部份財政自主權以取得全球債主的信心,更吸引了9個非歐元區政府也同意簽訂這個新協議,歐盟27國中唯一不簽新協議的是英國。
本來,德國是要求改變歐盟條約,但是改變歐盟條約得所有27國政府皆同意才行,現在英國不簽,就由26國自行簽新條約,英國不簽的後果是將來英國自生自滅,英鎊也自生自滅。
政策改變睇第一步
一旦將來出現英鎊危機,歐盟不會出手相救,唯一解救英國的是同文同種的美國。
長期以來,英國因為不加入歐元區,在歐盟中只能當配角,英國人的情意結是到底英國應該融入地理位置接近的歐洲?還是融入同文同種的美國?
歐盟26國簽了新條約,說明這26國將來需要集體節約開支,這對中國、香港而言不是好事,出口肯定會放緩,甚至倒退,幸好,中國政府已經推行了宏觀調控超過一年,貨幣政策有放寬的空間,面對歐盟緊縮經濟的將來,我相信中國政府必然會逐漸放寬宏觀調控,一步步的微調。
12月5日,我已經在本欄指出最壞的情況已過,今後應逢低吸納,不必太擔心,11月30日人民銀行決定「放水」是政策改變的第一步,我看股市,永遠只看最重要的第一步,餘者皆枝節,不重要,2008年底令股市轉向的第一步,就是總理溫家寶宣佈的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措施。
曾淵滄
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