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昨日連續三天懸掛寒冷天氣警告後,再有至少7名長者疑因低溫病發猝死,當中平日無病無痛的58歲姓陳男子,昨早被家人發現「一睡不起」,身體更呈僵硬狀態,經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家人得悉噩耗後傷心痛哭。有醫生提醒凌晨至清晨時分,為長者低溫猝死的高危時段,建議應從身體保暖着手。
本港氣溫近日轉寒,天文台上周五下午4時起懸掛寒冷天氣警告,昨早更錄得最低氣溫攝氏9.6度,是今年入冬以來錄得最低氣溫,旺角、元朗、港島南區等至少有五女三男長者昏迷的個案,年齡介乎58至89歲,當中七人送院後證實不治,大部份為長期病患者。
1571長者按平安鐘求救
其中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發生於馬鞍山耀安邨耀平樓一單位,一名平日無病無痛的58歲姓陳男子,前晚穿着單薄衣衫在家中入睡後,昨早被家人發現屢喚不醒,且身體出現僵直狀態,報警求助,救護員到場一邊施行心外壓,再由救護車送院搶救,惟最終證實不治。
死者家屬陸續抵醫院了解,得悉死訊後哭成淚人,有家屬更雙手緊扶主診醫生哭訴「佢平日無病痛,你再搶救吓佢啦」,但醫生無奈稱已盡力,家人始接受現實,傷心離去。
長者安居協會發言人表示,由昨日凌晨零時至晚上7時,有1,571名長者按動平安鐘求救,當中有88人不適送院,大部份是氣喘及痛症所致。醫管局截至昨午5時為止的24小時內,接獲五宗低溫症送院個案,當中四人情況嚴重及危殆,其餘一人穩定。
香港醫學會會董何鴻光指長者身體機能較差,若身體保暖做得不足,深夜入睡後,遇上溫度急降,新陳代謝加速燃燒,仍然無法維持體溫,可致腦部缺氧昏迷,甚至可能引致突發心臟病及中風,嚴重者病發死亡,建議睡前應穿襪或足夠禦寒衣物保暖,但切忌把燙熱的暖水袋直接放在身上,否則導致皮膚破爛潰爛,可能引發細菌入侵,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