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蘋果:一百萬零一夜背後的外交官

品味蘋果:一百萬零一夜
背後的外交官

印度北部蜿蜒穿越貧民窟的鐵路上,坐頭等火車卡的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Swarup)總會凝神,車窗外映照眼中,是一格一格貧窮家居的流動畫面。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光景,更遠的歷史裏,維卡斯先祖在印度階級制度中,屬皇室御用寫作階層。他生於律師家族,現任印度駐日本大阪總領事,年前用兩個月時間寫電影《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Millionaire)原著小說《Q&A》。第一部小說便成名的外交官,每一個周末仍然覆行古老任務:寫作。
現代作家趨向曝光多於神秘,記者到訪維卡斯大阪總領事館,吃一枚他長子從孟買帶來的金箔果仁糖,聽他所屬的印度階級名字Kayastha,神秘陌生,半點迷幻半點天方夜譚,認識越少,樂趣越多。「它是以往為權貴重要人物寫作的階級,例如會為皇帝寫故事。古老傳統,現在推翻了。」印度階級制度(castesystem),名存實亡。做生意的可以從政,從政的可以寫小說。從英國殖民歷史走出來的一條印度民主之路,寫皇帝故事的御用之筆,演進為愛寫普羅百姓的外交官作家,正如電影裏玩「百萬富翁」問答遊戲的的窮小子,最後還是富貴起來,「御筆」之後,當然也可成為銷量過百萬部的暢銷書作家。

《一百萬零一夜》展現印度貧窮小孩的戲劇性命運。

Vikas與太太相親結合,婚後才戀愛。圖為夫妻倆在日與藝伎合照。

童年玩伴來自貧家

維卡斯寫貧民窟,基於真實體驗。小時候居於印度北部阿拉哈巴德(Allahabad),他說火車鐵路通常穿越貧民窟。「屋子裏的人做甚麼,坐在火車上看得清清楚楚。六個人擠在狹窄空間,一目了然。」火車乘客如看一齣免費的三分鐘電影,快速窺看得相安無事。約十二億人口的國家,貧民一直佔大多數,「那時,正正在我們家大屋外面,就看見露宿者、園丁、廚子。鄰居小孩,經常來我家花園玩木球」。「這些小孩是你的同學嗎?」記者問。「噢,他們根本沒機會上學」。可是,印度中產木球玩意,十一人一組,要湊夠人數才能開波,「球場上,我們會問,誰要來玩木球?很快就湊成一隊」。有時候,維卡斯跟窮孩子一起釣魚,有時候,這些鄰居會邀請他:「來我家喝杯茶吧。」走進玩伴屋子一看,甚麼味道都真真實實飄出來,「我的睡房比他們一家的屋子都要大」。
英治印度時代,維卡斯的曾祖父是土木工程師,「他的父親還會寫印度音樂有關的書籍」。祖父是相當於英國的副檢察長,「他有一個很好的書室,藏書一萬本」。自小在祖父的法律、歷史、哲學及小說經典浸淫,三十多年閱讀積累,成為作家堅實後盾。父母及叔嬸一輩,都是律師。大家族同住相連大宅,情況可能與居於九龍塘對衡道的夏利里拉家族相近。他記憶中,家族合共二十人一起晚飯,話題離不開法律,「這個講一號法庭的案件,那個說二號法庭的案件,還有三號法庭,絮絮不休」。維卡斯的母親厭倦裏裏外外的律師生活內容,向三個兒下命:「誰要當律師,我就把他踢出門口」。
維卡斯最終成為公務員。大學時代是出色的辯論隊員,但卻從未談過戀愛,加入外交部派駐土耳其時,仍然是個單身漢,後來家族找來同階級的女孩子跟他相親,兩人分隔異地一年後決定結婚。在印度人眼中,這當然不叫閃婚,他們用古老情懷看待婚姻,結婚後才戀愛,太太嫁給他以後變成畫家,「相親跟迫婚是兩回事,一年內,男女雙方有權拒絕對方」。

印度人信絕處逢生

印度有趣,因為她容易讓人在矛盾與極端中感受異域刺激。貧窮與富裕,古老與現代,相生並存,有些地區仍然活在十九世紀,有些地區超然走在二十一世紀尖端。孟買維多利亞火車站的皇室氣派,令人一見傾心,薄薄一片灰,卻令它像個不知流落街頭多少天的華麗女人,一臉塵垢,諷刺逝去的殖民統治。
從未定居孟買而寫孟買,從沒踏足Dharavi貧民窟而能寫出它陰暗角落味道,年前駐倫敦時,維卡斯趁妻子帶兩個兒子回印度,獨自埋首另一世界,以兩個月時間完成英語小說《Q&A》。一個書會上,曾經居於Dharavi的中年婦人,走到他面前問:「你真住過那裏嗎?我看你的小說,簡直像嗅到Dharavi的味道。」作家的答案,令女讀者一雙眼睛佈滿失望的暗光。完美結局是,作者翌日真的與她一同造訪Dharavi,「走進裏面,第一個感覺是,與我想像的情況完全相同」。
電影講刺激元素,印度人相信絕處逢生。《一百萬零一夜》裏,為了接近偶像明星,被反鎖屎坑的精靈大眼仔,不顧一切跳下去,糞池潛龍,令人震驚的決心,超現實得無所不為。英國導演丹尼波爾(DannyBoyle)的戲劇性手法,生於印度的維卡斯,自言從無親身目睹,外交官的印度世界,既無如此風光,也無如此廁所,「我們現在由Sulabh管理的廁所,每次只收一盧比,清潔衞生」。
外交官寫小說,不在意要把印度好的一面還是壞的一面寫出來,「有些印度人跟我說:外交官怎可寫貧民窟?我認為那只是小說的背景,最重要的,不是你來自哪裏,而是你能憑勇氣往哪裏去?」與法國政府相同,印度公務員出版與文學、科學、藝術及體育有關的小說,不需政府批准。「寫作時,我只效忠小說情節及人物。」他所知,也不是所有國家的外交官都有相同自由,「一個愛爾蘭外交官告訴我,他不能寫這樣的小說」。南韓外交官也告訴他,曾被政府建議他用筆名而不能用真名。
外交官寫小說而聞名的,維卡斯數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墨西哥已故小說家及詩人OctavioPaz;還有曾派駐印度兩年的英國軍情五處第一位女處長斯蒂拉利明頓(StellaRemington),她寫間諜及驚慄小說,被指是007系列中M夫人的原形,76歲的女作家,卻幽默地公開說希望自己是邦女郎。

愛寫普通人的故事

維卡斯喜歡寫身旁發生的普通印度人的故事,再驚險嚴峻的外交經歷,都不是他心中那杯茶。1990波斯灣戰爭,維卡斯負責到土耳其邊境營救逃出伊拉克的印度人,「他們很多是百萬富翁,在街上棄車逃走,步下Benz座駕,立刻從土耳其與敍利亞之間的橋樑奔走過來,狼狽地用西裝掩面,把皮箱頂在頭上……」他只想把印度人的思想生活及感情送到世界讀者眼裏,奉上一場無形外交。
居於神戶,在大阪上班的印度外交官,他自出版《Q&A》及《SixSuspects》後,現在周末仍勤於寫作第三部小說。豐富的外交經歷,有趣的家族氛圍,造就有趣外交官作家,他跟記者暢談英仕曼亞洲文學獎參選作品後,在大阪街頭吃一碗叉燒拉麪;對日本河豚,卻堅持謝絕:「我不想吃最後的晚餐。」
印度人隨意,卻也有一種東方古老的堅持。這個目前六成人口年齡是25歲的大國,2050年預計可以滅貧一半,屆時90高齡的維卡斯,再坐一列印度東方快車,由南至北,由東至西,又會是個怎樣的光景?
記者:冼麗婷
攝影:成啟聰

擔任文學獎評審

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Swarup)是2011年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AsianLiteraryPrize)的評審之一,有份選出本年度入圍十二部英語版本小說,包括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1Q84》。
維卡斯對記者說,他從未見過村上春樹,「村上在京都出生,以往住神戶,現在居東京,聽說他是個有點怪異的男人」。自小在祖父書室裏「刨書」,他以四天時間把三冊《1Q84》英譯本看完。與村上競逐的,包括銷量超過一百萬部的南韓小說《PleaseLookAfterMom》(請照顧我媽媽),以及中國作家閻連科講述河南省賣血醜聞的《DreamofDingVillage》(《丁莊夢》)。六部決選作品明年1月10日公佈,於3月15日揭曉的書獎得主,可奪取三萬美元獎金。

暢銷小說作者外交官,參與評審村上春樹《1Q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