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選委會高等教育界別今年有46名候選人角逐30個席位。高教界向來是泛民「橋頭堡」,惟今屆選民人數激增逾2,200人,越來越多來港滿7年的內地學者取得投票權,或增加建制派勝算,令一眾參選的泛民學者選情添隱憂。
登記投票增2200人
泛民今屆派出24人名單「高教界民主行動」,包括教協會長馮偉華、民主黨黃碧雲、公民黨陳家洛、鄭宇碩等;另一組「城大工會」4人名單由城大教職員協會主席謝永齡領頭。建制派兩組名單「高教呼聲」與「專上教育政策評議會」共14人,包括教聯會譚鳳儀、教評會楊健明等,其他建制派選委還包括港大程介明、浸大張仁良及城大鄭利明。
高教界今年有9,100多人登記投票,比去年增加約2,200人,當中包括各社區學院的教職員,也有不少是居港滿7年的內地學者。本報翻查高教界選民登記冊,發現有約半成人為內地學者,包括港大工程學院多名內地教授如李曉岩、王立秋、中大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政協委員閔建蜀等,預料建制派手握數百張鐵票。其中與內地關係密切的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霍偉棟(高教呼聲),便獲不少內地教授力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