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台灣官場上的人常說連戰手上若欠缺了貓紙就會講錯話,上了台若沒有稿子必會結結巴巴,不知所云;後來一次破冰之旅在中國見了領導人忽然打通了這難關,台下台上都十分順溜得體,也不曾留下話柄,口才好了,台風也好了,大抵是準備充足之故,開竅了。
公開發言的優劣,也是領導才能的表現,現任的特首對種票事件最初的反應很明顯的是公開的發言與他的職位不對稱,不相符,引人詬病。而候選特首梁前幾天那次的公開發言真是令我大跌眼鏡,為之諤然良久,實在是很儍,很小器,很欠考慮,那有人自行去傳播對自己不利不實的謠言或子虛烏有的事,連所用字句都照錄不誤的道理?而且目標是一份自己有份任非執行董事的報業機構?公開演講內容引來話柄,尤其重炮批評某一個他認為對自己不友善的記者,那豈不是太抬舉了那人?不應該犯的錯都犯了,不應該說的話都說了,舉止狼狽了,周轉不靈了,背後的智囊團呢?
自信滿滿,性格又比較固執的人,親信的話也未必聽得進去,而準備進勸諫的恐怕也不知道,有時某人某一句話一出就露底了。普通一個人若是被人造謠都不會笨到去煽風點火,尋求撲滅火之道還來不及呢,怎可將第一個衝動之下的反應……大張旗鼓去反擊;這樣的度量,這樣的修養,豈有大將之風?太兒戲了。
這開出去的一槍重傷的是自己,造成的觀感是此君實在沒有人們想像中那樣的高段,身為公眾人士的基本功也欠奉,這樣的三腳貓與狼與狽差得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