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地水泥業務前景穩定,但水泥建材股平均跌幅已過度反映行業現況,值得趁弱市時收集,只待市場信心回升,即能迅速返回其合理估值水平。買落後,先揀中材股份(1893),上周收3.02元,目標4.86元,望升61%。
中國已踏出微調第一步,開始調減銀行準備金率,受惠行業之一是建材,其中又以水泥可率先得益,復蘇進度可跑贏其他建材。今年9月,水泥產量已呈明顯增長勢頭,同比增15.7%至1.9億噸,比8月份增12.8%更強勁,反映在水泥相關股上,是9月底較大市率先見底反彈,但相對年內高位,跌幅仍大,與業績及前景展望大幅脫節,有利低吸。
市值僅海螺10%
中材產銷水泥、玻璃纖維與提供水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市值35.8億元,僅及「龍頭」華潤水泥(1313)與安徽海螺水泥(914)市值分別為380億元與326億元(只計H股)的10%左右,現價相對吸引,支持大幅回升理由如下:
(一)跌得重、彈得快。中材由今年4月高位8.47元跌至2.33元,累跌73%;華泥與海螺同期跌幅分別是49%與56%。中材業績穩進,股價足以做到跌得重、彈得快。
(二)PE偏低。中材現價PE8倍,比華泥的18.3倍及海螺的17.5倍,折讓逾55%。
(三)PB偏低。今年6月底,中材NAV每股3.214元(人民幣.下同),折約3.92港元,現價PB僅0.77倍,較華泥PB2.22倍、海螺2.66倍,平均2.44倍,折讓達68%。
第一點顯示,中材累跌6.14元後,其黃金比率0.382倍反彈目標在4.68元。
第二點顯示,往績PE固然十分落後,預測PE也相當吸引。中材2011年度(12月年結)上半年營業額增22%至223.2億元;盈利且大增71%至7.66億元。第三季進度理想,令首三季按中國會計準則計算,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增達53%。以此進度估計,中材全年盈利料達17.5億元,增60%,每股盈利0.49元,折約0.598港元,現價預測PE5.1倍,與華泥與海螺預測PE分別為8.9倍及8.3倍,平均8.6倍比較,折讓41%。以8.6倍為目標,中材可見5.14元。
第三點顯示,以華泥及海螺平均PB2.44倍打個五折,中材也值1.22倍,其合理估值為4.78元。
料彈幅勝同業
綜合以上3個評估水平,中材平均目標價為4.86元,升幅達61%,料可勝過華泥與海螺的預期彈幅。
中材07年12月上市,招股價4.50元,至今仍潛水33%。中材H股中,以社保基金持8.1%居首位,其餘5大股東分別是摩通、野村、Gelco、Lazard與Allianz,持有5.9%至7.2%不等。
中材有盈利與資產支持,也有眾多基金長線持有,大行如美林看5.50元、花旗睇6.21元。低位收集,不亦快哉?
中信銀行現黃金交叉
2)中信銀行(998)是另一隻價殘內銀股,日線與周線圖剛出現「黃金交叉」,中短期反彈目標5.30元。
「FollowMe」11月27日推介中國銀行(3988),理由同為「價殘」,由2.36元彈至2.97元,勁彈26%,至今仍升18%。
信行亦屬抵買內銀股之一,由52周高位跌至2.93元,見底後反覆回升,10日線剛升越20日線的同時,10周線也漲越20周線,顯示中短期可挑戰由52周高位延伸的下降軌所在5.30元,較上周收4.41元,上升20%。
PB較建行低30%
信行09年11月升至歷史高峯時,PB1.76倍。今年6月底,信行NAV每股3.343元(人民幣.下同),折約4.08港元,現價PB只有1.08倍,比建行(939)PB1.54倍仍有30%折讓。
信行2011年度(12月年結)上半年盈利增41%至150億元,預測全年盈利達302億元,增40%,每股盈利0.67元,折約0.817港元,現價預測5.4倍,較建行預測PE6.9倍,折讓達22%。
以5.30元為目標,到價時PB只回升至1.30倍,預測PE6.5倍,仍比建行有所折讓。
高彰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