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辣辣、肥嘟嘟又脹卜卜的薯仔,給人很滿足的感覺。事實上薯仔澱粉質豐富,吃起來有飽足感,所以在冬日裏特別受歡迎。除了黃皮薯、新薯外,原來還有紫心薯、紅皮薯等,每款口感不同,更能做出與別不同的菜式!
記者及示範:謝翠玲
攝影:陳盛臣、伍慶泉
薯仔花名多
薯仔原產地是南美洲,自輾轉流通全世界後,便已經遍及全球,單單在華語地區,薯仔已有不同稱呼,香港人慣常叫薯仔,而中國稱為土豆,台灣稱馬鈴薯或洋芋。
薯仔含有豐富澱粉質和蛋白質,它所含的維生素C更是比去皮的蘋果高一倍。很多人認為吃薯仔會發胖,原來薯仔含水量達80%,會發胖的原因是烹調方法不當,加了大量的奶和油去煮,才會致胖。
法國紫心薯仔 帶果仁香
皮較厚,薯肉比紫心番薯更深色,帶淡淡果仁香,口感粉綿,水份較少。
適合食法:蒸、焗
北海道薯仔 帶牛油味
皮較厚身,肉色黃,口感綿中帶粉,水份較少,帶牛油香味。
適合食法:做薯茸、湯
澳洲紅皮薯 口感軟糯
皮超薄,易熟,肉色白,口感軟糯,有新嫩薯仔香味。
適合食法:可作沙律或炸物
澳洲新薯 質感爽脆
皮薄,肉色雪白,口感較爽,水份較重,有清新薯仔香。
適合食法:炒、沙律、烚
美國焗薯 粉腍肉香
皮厚,個子大,肉色黃,口感粉腍,水份少,需要較長時間才熟。
適合食法:烤焗
法國微波快熟薯 質地結實
個子小小,紅色身,用微波爐來煮熟可保留原有香味和質地,口感較結實。
適合食法:沙律
瑪麗皇后掀薯花潮
從前的人認為薯仔有毒而不太接受,直至1785年,在路易十六的壽宴上,有人向國王和瑪麗皇后獻上一束薯仔花,於是薯仔和薯仔花便於貴族間成為流行時尚。
發芽薯 嘔不停
經常聽到發芽薯仔不能吃,全因發芽部位含有茄鹼(glycoalkaloids),是天然有毒物質,煎炒煮炸也不能破壞。不慎吃了,會感到口腔灼熱、嚴重胃痛、惡心及嘔吐等。
薯仔薄餅
薯仔茸混入薄餅批中,咬下都是薯仔香,而且毋須發酵可直接烤焗!
材料
薯仔400克、自發粉175克、發粉1茶匙、牛奶130毫升、雜香草/茄膏各2茶匙、鹽/巴馬臣芝士碎各適量、西蘭花50克、風乾火腿(切段)3片、番茄(切片)30克、麪粉少許
做法
1.薯仔連皮切塊,加入水中,下鹽,烚20分鐘至腍身,撈起趁熱壓茸備用。
2.西蘭花切小朵,汆水備用。
3.薯茸、自發粉、發粉和雜香草拌勻,慢慢加入牛奶,搓成軟滑麪糰。
4.焗盤鋪上焗爐紙,放上麪糰,灑少許麪粉,用手壓平成1厘米,塗上茄膏,排上番茄片、西蘭花和半份風乾火腿,放入預熱至200℃焗爐,焗10分鐘。
5.加上芝士碎,再放入預熱至200℃焗爐,焗10分鐘,取出鋪上餘下風乾火腿即成。
貼士
搓皮時要視乎薯仔的水份而調節牛奶份量,只要搓至不黏手便可。
紫心薯仔批
由傳統的Shepherd'sPie演化出的薯仔批,傳統是用羊肉和青豆來做,但這個則以法國紫薯仔配牛肉和雜菜,薯仔味更濃。
材料
紫薯仔4個、洋葱(切碎)半個、雜菜20克、免治牛肉60克、番茄碎40克、忌廉2湯匙、鹽/黑胡椒各適量、番茄汁2茶匙、茄膏1茶匙
做法
1.紫薯仔連皮加入水中,烚15分鐘,趁熱去皮,壓茸,加入忌廉、鹽、黑胡椒拌勻成薯茸。
2.燒熱平底鑊,加油,下洋葱碎爆香,加入免治牛肉、番茄碎、茄膏、鹽、黑胡椒拌炒至肉熟,盛起備用。
3.原鑊加油,下雜菜、茄汁、鹽炒勻,備用。
4.杯中加適量(2),鋪上雜菜、適量(2)、紫薯茸,放入預熱至180℃焗爐,焗20分鐘即成。
紅皮釀薯
紅皮薯仔皮薄肉質綿軟卻有質感,不用壓太綿,輕壓成塊再拌煙三文魚芝士醬,不用來釀薯亦可作沙律食。
材料
紅皮薯仔1個、煙三文魚芝士醬20克、西蘭花(烚熟)1朵、西班牙迷你煙腸(切片)10克、鹽適量
做法
1.紅皮薯仔放入已加鹽的水中,烚約10分鐘,取出,對切。
2.將薯仔挖空中心,取薯肉,連煙三文魚芝士醬拌勻,用湯匙略壓碎,但不用壓成茸。
3.將薯仔碎釀回薯仔中,排上煙腸片和西蘭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