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院管理局首批海外醫生有限度註冊申請觸礁。香港醫務委員會昨審批首3宗申請個案時,有委員質疑申請者欠缺資歷,如申請做急症室的醫生是做放射科,缺乏急症室經驗;委員會通過押後至下月再審批申請,並向醫管局索取補充資料,令該局未必能如期下月聘請有關醫生。
被委員質疑資歷
醫管局昨日向醫委會提交10宗申請,包括6宗麻醉科、2宗急症科及2宗內科。據悉,有麻醉科申請者經驗豐富,在英國的醫院做麻醉科顧問醫生,估計應順利獲批;但因醫管局希望盡快聘請內科醫生,故昨日醫委會先討論2宗內科及1宗急症室醫生申請,導致沒有時間討論麻醉科的申請。
該宗急症室申請獲將軍澳醫院聘用,內科申請者分別獲威爾斯親王醫院及聯合醫院聘用。有委員表示,申請於急症室工作的醫生,在海外醫院放射科做電療工作,實習時曾做過外科及骨科,被批評欠缺急症室經驗。一名申請於內科工作的醫生,申請文件沒註明在海外醫院哪個部門做駐院醫生,被部份委員質疑資歷。3人均沒有專科資格。
據悉,醫委會有28名委員,昨日有11名直選醫委會委員出席,他們傾向反對醫管局引入海外醫生;政府委任的委員只有10人出席,他們傾向批准申請。當有直選委員要求投票表決申請時,有委任制委員提出押後討論,待醫管局提交申請者的臨床經驗補充資料,及邀請專家於下次會議解釋申請者資歷。經投票後委員會通過押後至下月會議再審批。有委員指若昨日表決,該3宗申請可能不獲批。
醫委會主席麥列菲菲會後表示,因3名申請者有關臨床經驗資料不充份,故下月4日再開會討論。有委任制委員表示,不少委員有參選醫學界特首選委,為了拉票而一直反對醫管局引入海外醫生;下月再開會時有關人士不需再為拉票而否決申請,相信下次應能通過所有申請。不過,該委員對昨日不少政府委任的委員沒出席護航感到奇怪,相信下次出席人數會較多。醫管局則表示,會向醫委會提供所需資料供考慮。